相信大家都阅读过《孙权劝学》这篇短文,资治通鉴用寥寥百余字描绘出一场君臣和谐、共同进步的场景,看起来非常励志。
但是如果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其中蕴藏了很多深刻的东西,温情的背后是残酷的权力斗争,孙权并非大家想象中那样平庸!
下面就从历史背景来讲述一下背后的故事。
《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内容主要也是几人之间的对话,但其实还有一位隐藏人物张昭。
东吴的建立是孙坚、孙策、孙权三人的积累,孙策继承了父亲留下的骨干武将,孙权继承了哥哥留下的大片疆土。
与哥哥的勇武不同的是,孙权当时并没有展现出太大的统治力,加上他继位时才虚岁19,一个“毛头小子”根本无法让那些从他父亲时就已跟随孙家的人心服,这个时候是张昭给了孙权极大的支持。
张昭备受孙策信任,很多机密事务都是由他来处理的,孙策临终前对弟弟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同时,他托孤于张昭时还说过这样一句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意思就是你如果觉得我弟弟不行,可以自己上。
是不是跟刘备托孤诸葛亮时说的话很像?
张昭没有辜负孙策的信任,彼时江东刚统一没多久,孙策一死直接导致全局动荡,庐江太守李术、庐陵太守孙辅等人公开反叛,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如果这个时候张昭真有什么二心,那就不会有之后的“三足鼎立”了。
周瑜、张昭等人一直站在孙权这边,帮助他平乱招降,江东才渐渐稳定下来。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张昭的权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连孙权都拜他为师,偏偏张昭的性格又比较刚直,慢慢地就让孙权感到不愉快了。
比如甘宁归顺后就提出眼下是攻打黄祖的好时机,甘宁先前就在黄祖麾下,很熟悉双方的具体布置,他提出的方案也是有理有据,但张昭却公然拒绝。
出兵事大,有人反对有人同意这很正常,但朝堂上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显得有些诡异了。
群臣几乎是一片倒地支持张昭,根本就没人在意甘宁到底说了什么。如果你是孙权,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会不会一凉?
因此孙权也有些憋屈,他赔着笑先是安抚了张昭,然后再与甘宁商讨了攻打黄祖之事,这才让事情得以推进下去。
要知道黄祖对孙权来说等同于*父仇人,连报父仇都要看人眼色,孙权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也在等机会打破这个桎梏。建安十三年,这个机会他等到了。
彼时曹操大举南下,攻占江陵之后就给孙权写了信,大意就是此番一定要拿下江东,如果投降还能封个官,如果顽抗那就死路一条。面对压力,江东迅速分成了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和以周瑜为首的主战派,主降派当时人数更多。
只是,最终的决定权在孙权手里,孙权当然不愿放弃孙家的基业,于是孙刘两家联合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