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三、课文分析:
以民为本,施行仁政,是孟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先选取作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后面同样选取作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3.中心论点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四、拓展延伸
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
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因而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本文主旨:
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