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的意思(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的意思)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4-02-21 14:02:35作者:YD166手机阅读>>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通行本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上天之道,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

弦拉高了就压低一点,低了就再拉高一点,拉得过满了就减少点,拉得不足就增补它。

老天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人间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来补给天下呢?只有有道的圣人才可以做到。

因此,得道的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傲,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愿意彰显自己的贤能和成就。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的意思,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的意思(1)

逐句解释: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客观自然运行规律,就好像拉弓射箭一般。老子喜欢借用具体事物来打比喻,什么风箱、轮毂、山谷、河流等,这次拿拉弓来说明天道的运行特点。

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拉弓如果弦拉得高了就会压低一点,低了就再拉高一点,拉得过满了就减少点,拉得不足就增补它。射箭只有不偏不倚,不增不减,恰如其分才能命中目标。说明天之道在于维持自然界的平衡。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上天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以此保持相对的平衡,这样世界才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不断向前发展。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而人类的确不是这样,人类与上天是相反的。人间法则是弱肉强食,从本已不足那里抢夺过来奉献给有余的。这是因为人类贪婪自私,造成强者恒强,富者愈富。老子的理想社会就是人间法则学习上天法则,即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来补给天下呢?唯有道的统治者可以做到。统治者掌握着大权,他们如果肯实行天道,是能够使得人类社会也保持相对平衡的,从而实现长治久安。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功成而不处:处,“占有”的意思。帛书版为成功而弗居。见:通“现”,表现。

因此,得道的统治者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有功,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不愿意彰显自己的贤能和成就。所以得到的*会遵循清静无为,去掉私欲杂念。这样的领导者减损自己的富余,而补充给老百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的意思,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的意思(2)

心得总结:

本章老子主要讲公平公正原则,体现了一个平衡思想。万物是平衡的,多了要减损,少了要增益。自然界始终维持一个平衡法则,客观世界才得以循环运转。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都要遵循平衡法则,一旦秩序被破坏,那么就会天下大乱。而人性有自私和贪婪的一面,总想打破这种平衡,去获得额外的收益。老子告诫统治者要抑制自己的私欲,“损有余而补不足”,厚待百姓,让利于民,保持自身的质朴与清静。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道与拉弓的道理类似,多了就得收,少了就得张。也就是凡事保持平衡,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这个世界终究是平衡的,人类也改变不了自然法则。因此有余的会减少,不足的会增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非常有名的两句话,道出了天道与人道的本质。天道有常,人道无常。人之道与天之道截然相反,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人道有私欲和贪婪,有余的还想从不足的那里攫取,这是造成贫富不均和权利不平等的根源。而天之道本身就是客观公正的,不善不恶,无仁无义,它使得万物都保持相对平衡,所以它能长久。长远来看,人道也是天道的一种,只要把时间拉到足够长,就会发现人道也是有常的。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道的统治者会把自己多余的财富拿出来补给贫穷百姓,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无道的昏君则不管民众死活,不断压榨劳动者的汗水,从贫穷的老百姓那里攫取,最后搞得民不聊生,人们被迫揭竿而起。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里指有道的圣人,也就是统治者,有所作为,大展身手,但不会因此而居功自傲,自恃其能。真正的圣贤,有了功劳也不会强调是自己的,而是认为是劳动者创造的。“不欲见贤”意为不会表现出自己的贤能,绝不炫耀,而是始终保持谦卑、低下、质朴的德行。

这一章老子主要讲的是天道的法则,即“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和人类社会的情形恰好相反。圣人成功后不居其功,正是效法天道的法则,用自己的有余补天下的不足。领导者如果能懂得天道和人道之差别,也知道人道其实也是天道中的一部分,那么就会修正自己的德行,使得人道如天道。

平等、公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也是人类得以长期共存的基本法则。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到了,作为后来人,我们更加应该去遵循,并且去理解天道与人道其中的差别。

附帛书版:

通行本第七十七章与帛书版七十九章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的意思,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的意思(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的意思,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的意思(4)

《论语》、《道德经》逐章解读,基于当前社会背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事求是、谦卑恭敬;道法如飞、从善如流。

相关阅读

栏目热文

万事不由人一心难与命争衡意思(常事与愿违但事总在人为的意思)

万事不由人一心难与命争衡意思(常事与愿违但事总在人为的意思)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

2024-02-21 14:15:00查看全文 >>

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意思(祸患积于忽微全文翻译)

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意思(祸患积于忽微全文翻译)

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

2024-02-21 14:35:36查看全文 >>

生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涌流的意思(山不向我而来我自向山而去的意思)

生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涌流的意思(山不向我而来我自向山而去的意思)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释义: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吾生而有涯,而学而无涯。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2024-02-21 14:39:03查看全文 >>

天覆地载的含义(天覆地载万物仰赖意思)

天覆地载的含义(天覆地载万物仰赖意思)

天覆地载“天覆地载”中的“覆”为盖的意思;“载”为承受的意思。这一成语的意思是像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

2024-02-21 13:58:51查看全文 >>

不知火舞真实年龄(不知火舞真实存在的吗)

不知火舞真实年龄(不知火舞真实存在的吗)

不知火舞(日语名しらぬい まい),是SNK公司的游戏《饿狼传说》系列和《拳皇》系列中出现的虚拟人物,是SNK旗下的人气角...

2024-02-21 14:36:34查看全文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怎样解释(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的意思是什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怎样解释(授人鱼不如授人以鱼的意思是什么)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7月9日电(记者李松)6月29日下午5时,又到了西藏昌都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每天的视频探视时间,一位年轻...

2024-02-21 14:28:25查看全文 >>

人因顺其自然心因你知我知的意思(你知我之深我知你之心的意思)

人因顺其自然心因你知我知的意思(你知我之深我知你之心的意思)

孔子的《论语》不仅是一部谈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著作, 还是一部谈人生理想与人生智慧的著作。每每读来都给人以莫大的启示。...

2024-02-21 13:59:54查看全文 >>

水能载舟亦覆舟的含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寓意图)

水能载舟亦覆舟的含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寓意图)

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免费获取职场文化及管理知识。职场千里马文化,只做职场干货,完全免费分享!真正的智慧,可以...

2024-02-21 14:04:36查看全文 >>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意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怎么理解)

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意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怎么理解)

【原典】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出自《荀子·王制》,意思是水可以载着舟行驶,同样也可以让舟覆灭。唐太宗李世民常用此话告诫众人,...

2024-02-21 14:13:25查看全文 >>

天变地变道亦不变的意思(天变地变情不变意思)

天变地变道亦不变的意思(天变地变情不变意思)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董仲舒在他的《天人三策》中的一句话。意思是“道”的根本来自于天,天不变,“...

2024-02-21 14:16:36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