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到了晚年,身体越来越差,宠爱的妃子也越来越少,但有一个人除外,她就是谦妃,谦妃还给雍正生下最小的儿子弘曕,但乾隆继位后,却将这个弟弟过继给了别人。
1、来自辛者库的小包衣谦妃刘氏是一名来自辛者库的包衣女子,所谓的辛者库,就是内务府包衣管领,这只是一个组织单位而已。当然,有些王公贵族犯了罪,有可能被打入辛者库为奴,但辛者库中,大多数都是原生包衣人,他们都是皇室的包衣奴才。
可能有些读者认为凡是辛者库的包衣,地位肯定非常低,都是些打扫卫生的,或者洗衣做饭的,其实并不如此,辛者库里的这些人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些人在辛者库中担任一些管理职务,比如说谦妃刘氏的父亲刘满,就是内管领(内务府包衣管领),怎么说也是个五品官位了,因此,还是有些地位的。
此外,辛者库的男人们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比如说辛者库中有一个科考世家索绰罗氏,这个家族有“四世五翰林”的美誉,家族中也有人被皇帝纳入后宫,比如说乾隆后宫的瑞贵人。
对于辛者库的那些女子而言,她们到了13岁就会参加内务府组织的宫女选秀,中选了就要入宫做宫女,谦妃刘氏便是通过这种渠道入宫的,也就是说,谦妃本是宫女出身。
2、雍正晚年的小宠妃雍正七年,年仅15岁的刘满之女刘氏被选入宫中,随即被雍正宠幸,封为答应,称刘答应。
我们都知道,答应是清朝后妃等级中最低的一级,一般那些被皇帝宠幸了的宫女初封就是答应,但刘氏毕竟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女,长得又漂亮,受皇帝宠爱,因此至少还是有很大机会往上爬的。
果不其然,就在雍正八年,即刘氏入宫的第二年,雍正便将刘氏连晋两级,先后封了常在与贵人,在当时的清宫,能够被封为贵人已经非常难得了,雍正后宫的贵人还是比较值钱的,待遇也还不错。
但就在这一年,雍正却生了一场大病,这场病持续时间比较长,且比较严重,以致于雍正连后事都安排好了,就等着进棺材了。谁知,雍正却在死亡的悬崖边上爬了上来,到了雍正九年秋,病情渐渐地康复起来。
不过,这一年,中宫的孝敬宪皇后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位陪伴雍正近四十年的大清皇后与自己的丈夫天人永隔了。
3、宠妃生下小阿哥雍正在病情康复之后,便一直注意身体调养,宠爱的女子也比较少了,但对刘氏却依然流连忘返。
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刘氏的肚子倒也争气,竟然在雍正十一年为皇帝生下一个小阿哥,这是雍正的第十个儿子,序齿为六阿哥,取名为弘曕。
当时的雍正已经56岁了,竟然老来得子,当然非常高兴,于是一纸令下,将刘氏册封为谦嫔。雍正朝入宫的新人,能够被封为嫔位以上的极少,更何况刘氏还是出身于宫女,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的了,当然,这与刘氏生下皇子有很大关系。
就在刘氏为雍正生下幼子弘曕两年后,雍正便死在了圆明园,继承皇位的是宝亲王弘历,即乾隆皇帝。
新帝继位,一般会对先朝妃嫔进行尊封,尤其是那些生育过皇子的妃嫔,比如说五阿哥弘昼的生母耿氏,先后被尊封为皇考裕贵妃与皇考裕皇贵妃,弘曕的生母刘氏则被尊封为皇考谦妃。
乾隆三年,果亲王允礼病逝,年仅42岁。允礼是康熙第十七子,深受雍正信任与器重,被晋升为亲王,但是这位亲王与怡亲王胤祥一样,身体不太好,子嗣也不多,唯一的儿子好早年夭折,因此,没有人继承允礼的爵位。
于是,乾隆便下令将谦妃所生的幼弟弘曕,过继给了叔叔允礼,让弘曕来继承允礼的香火。当时,弘曕才只有五岁,头上突然落下一个郡王爵位,当然也是非常高兴的了,便欣然地接受了。
话说,乾隆对弘曕这个幼弟非常疼爱,经常将其养在圆明园,因此弘曕被称为“圆明园阿哥”。
但是,这弘曕认生,对皇帝也害怕,小孩一般都这样。有一次乾隆遇到了小弘曕,正想与他说话,谁知小弘曕跐溜一下,竟然跑了,这让乾隆非常不爽,但考虑到弘曕还是个孩子,便只训斥了弘曕身边的太监。
为了好好教育这个弟弟,乾隆特意找来了大师级的人物沈德潜,担任弘曕的老师,在这位大儒的教导下,弘曕果然有所成,被誉为“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
据说弘曕喜欢藏书,他所藏的书甚至能够与怡亲王府的明善堂相媲美,除了藏书之外,弘曕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钱。
弘曕从小就承袭了郡王的爵位,允礼的财产也被他所继承,这使得弘曕年纪轻轻,便成了一个富家子弟,但是弘曕仍然不满足,竟然开设煤窑而强占平民产业。不仅如此,弘曕甚至利用自己负责管理造办处的差事,从中牟利,甚至还挑选了一些官员让军机大臣阿里衮选用,其实就是卖官。
对此,乾隆忍无可忍,终于在乾隆二十八年九月下令将弘曕降为贝勒,并免去了弘曕的所有差事。受到惩罚的弘曕回到家中,闷闷不乐,竟因此郁郁寡欢,没多久便去世了,年仅33岁。
对于弘曕的早逝,乾隆也非常后悔,虽然在弘曕临终前下令恢复了他的爵位,但为时已晚,这个幼弟还是离开了人世。
子辰说:谦妃是雍正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她虽然是宫女出身,但却幸运地获得了雍正的宠爱,并生下幼子弘曕。
然而,不得不承认,弘曕后来的过失与乾隆也有很大关系,弘曕从小就受到了兄长的溺爱,以致于忘记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样环境下,弘曕很难成长为一个具有正气的王公子弟。所以说,千万不要对小孩过度溺爱,要不然,迟早会害了他们。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世宗实录》《清皇室四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