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总会听到一个说法,就是“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不免让人觉得,晴雯是和黛玉亲密无间,而袭人和宝钗是一路同行。
晴雯和黛玉都是宝玉心尖上的女子,都有很强的个性,又口齿伶俐,又长得很相像。晴雯身上确实有一些黛玉的影子,因此得出“晴为黛影”的说法。
然而红楼通篇都没怎么正面交代过,黛玉和晴雯之间到底有多深的交情。她们真的是关系亲密的人吗?
宝玉探望被撵出大观园的晴雯
1. 黛玉对晴雯之死的态度
第七十七回,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又病又气的晴雯终于死在了多姑娘的屋子里。
而对于晴雯的遭遇,大家对此事的感受却都有不同。
比如婆子们的称心如意,比如袭人的物伤其类,再比如香菱的不知就里。他们分别代表着大观园中各种对晴雯之死的态度。
而另一种对晴雯之死的态度,则是表现在黛玉这里。
第七十八回,宝玉为祭祀晴雯,做了一篇《芙蓉女儿诔》。他读完诔(lěi )文,正要走时,黛玉却从山石之后笑着走出来。
黛玉这样一个常常感时伤物的人,此时却一点都没有悲伤的样子。
而当宝黛修改诔词时,黛玉更是笑道:“他(晴雯)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况且小姐丫环亦不典雅,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
从黛玉这句话可看出,她和晴雯的关系也就属于小姐丫环之间的关系而已,且还不是亲主子,也非自己的丫环,交情很浅。
可若是袭人死了,黛玉很可能就不会只是笑笑推脱,说什么这不是自己的丫环的话,而更可能哀伤地为袭人哭上一回。
虽然黛玉自认薄命,也看到过许多薄命的人,却仍对世人遭遇有感有叹。就是凤姐用计害死的尤二姐,她都会为之悬心不已,如果晴雯真的与她很亲近、要好,她又怎么可能不为她伤心呢。
而黛玉对晴雯之死的不甚在意,也正好代表了大观园中另一部分人的态度,那就是:与己无关。
晴雯撕扇
2. 黛玉与晴雯少有互动
其实细数晴雯和黛玉之间的互动,是少之又少,且都不是什么特别亲密的互动。
比如黛玉晚上来找宝玉,晴雯就因为宝钗而生气,把气撒在黛玉身上,说什么都不给开门。
当然,黛玉也不是小心眼的人。但是这也侧面印证了,在晴雯那尖锐的口角之下,黛玉很可能总会生气、受伤。
再者,宝玉挨打后,让晴雯帮忙去送手帕子给黛玉,晴雯去到黛玉那里,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就连表面的寒暄都没有。显见,她们的关系还没到那一步。
黛玉虽然喜欢和那些喜好、个性分明的人要好,就如同贾母一样。但是晴雯却不太可能成为她想要“要好”的对象。
黛玉向来是个心思细密的人,说她敏感都不为过。
她在大观园中本就总感觉被排斥,而晴雯却是个不仅想到哪就说到哪,更是个没想到也能说到的人。
晴雯为人露锋芒,说话欠考虑,光是对袭人和芳官吃醋,就已经弄得天下皆知。
如果这两个人在一处,晴雯怎么可能会让黛玉舒服呢?
黛玉向来是个情商极高的,深知贾府里各种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而晴雯却是个什么事情都会宣之于人的,在这样的人身边,黛玉怎么可能不会处处小心?
一个不小心,黛玉和宝玉的感情就很可能被晴雯渲渲染染地传出去。就如同,宝玉碰巧遇上芳官吃饭就一同吃了,却被晴雯说得,他们一早就相互约好了似的。
黛玉是千金小姐,名声贵重,万一被晴雯给人“猜上一猜”,岂不是这辈子都毁了?
根据对这两个人的分析,黛玉很大可能会对晴雯敬而远之,不会轻易靠近。而晴雯呢,宝钗是王夫人的重要亲信,她就连宝钗的气都生,更何况这个被贾府下人认为“多不及宝钗”的黛玉。
不是一锅里的菜,往一锅里炒也不会香。
至于宝玉所说的“黛玉向来待晴雯亲厚”,而黛玉向来对待贾府中人都不错的,尤其是那些替主子之间办事的人员。就连替宝钗来送燕窝的婆子,黛玉都能跟她聊上一聊,给上一把钱。晴雯和黛玉的关系,怕是连这个婆子也比不上。
而这一“亲厚”说法,恐怕也只是宝玉的自己以为的罢了。宝玉的那双眼睛,却什么时候看清楚过这些事?
端午吵架,黛玉前来劝和
3. 黛玉与袭人的关系比晴雯近
黛玉曾经在晴雯和宝玉、袭人吵架时候进来劝解。许多人认为,黛玉这一来是来解救晴雯的。
而那只是电视剧里的情节:黛玉把宝玉和袭人都劝开了,转而和晴雯并肩站着。就好像在显示,她来此解围,也是为着晴雯。
然而当你打开原著第三十一回却会发现,黛玉来解围是为的不让宝玉把事情闹大,也为的给袭人撑腰。
当黛玉走进来时,晴雯早就跑出去了。
而黛玉进屋来,开解的是谁?是袭人。可并没有去劝解别人的意思。
黛玉喊袭人的那声“好嫂子”虽有戏言的感觉,却也是对袭人位置的肯定。否则,晴雯羞辱袭人的那句“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的话,怎么才能让袭人再在这屋子里待下去?
所以,黛玉与袭人之间的“亲厚”却是可见一斑,而她和晴雯之间,却未必有什么“亲厚”之说的。
由以上三点,可得出结论,黛玉对自己的这个“影子”晴雯,实在是没有多亲近,而“晴为黛影”之说也针对的是宝玉对这些女孩子的感情。就如同《甄嬛传》里,雍正把前期的甄嬛看做纯元的影子,又把后面出现的叶澜依看做是华妃的影子一样。
“影子之说”是宝玉、雍正等人心中的“情结”。就好比,一个男人在一个女人身上看到了初恋女友的影子一样。
然而,有哪个女人甘为别人的影子;又有几个女人甘愿别人凭借她和自己的“相似之人”,而在爱人的心中站得一席之位?恐怕也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