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一六〇二期;欢迎关注。
编者按:前文我们讨论了:古代书法高手,为何都爱“飞白”笔法?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这种充满着东方模糊美学的“屋漏痕”笔法,它的渊源在哪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如何将其变异化用的?以及后代书家对于此技法的继承与扬弃——“书法入门”(ID:shufarumen)
怀素尝与颜真卿论笔法,发夏云奇峰之妙喻,颜氏对云:“何如屋漏痕?“素乃叹服。
“屋漏痕”的图像直观:骤雨初歇,房檐积水顺着屋壁蜿蜒涩进、逶迤而下,痕迹若隐若显,明灭无端。“屋漏痕”笔法是“模糊美学”的至境,对立于“骨法用笔”的丝丝入扣和清刚俊爽,其墨痕毛躁粗粝,凸显笔锋与纸面摩擦的“原生态”质感。“屋漏痕”强化了笔法中的墨法元素,使得“枯笔”成为一种新的有意味的形式。
经历从《散氏盘》(图7-1)一路西周金文到西汉马王堆帛书(图7-2)、再到魏晋楼兰残纸(图7-3)的漫长积淀和嬗变,“屋漏痕”的线条形态终于在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鸭头丸帖)起首的《鸭头丸》三字《图7-4》,笔锋与纸面摩擦的每一步过程都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后二字末笔的点扣笔轻而意重,像是屋壁上一滴水珠流动至终端处时那陡然的震颤停顿,控制和迟留成为这个前奏轻快表象下的深隐基调。
《鸭头丸帖》收尾的“君相见”三字(图7-5),曲终收拔,逸笔草草,笔锋与纸面的摩擦迅疾晦暗,难辨其来龙去脉,“屋漏痕”的模糊感臻于极致。孙过庭《书谱》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墨韵胜景,《鸭头丸帖》足以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