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昺,是宋王朝第十八任皇帝、南宋第九任皇帝,亦是最后一位皇帝,为南宋度宗赵禥第3子,南宋恭帝、南宋端宗之弟,生母俞修容。
南宋度宗咸淳八年(壬申,1272年),赵昺出生。曾封信国公、广王。关于其生辰历来有两种说法:一、宋度宗咸淳八年壬申(寅正)十二月初四;二、宋度宗咸淳八年壬申(寅正)正月十二日。
南宋恭宗德祐二年(丙子,1276年)正月十七日,即临安城陷落前一夜,赵昺在南宋度宗赵禥的杨淑妃带领下,一行人潜出城去,逃奔(福建)泉州。
同年三月,一行移驻碙州(今广东碙洲岛),南宋广西宜慰使曾渊子仍然坚守雷州。元军招降无效,于是大举进攻。曾渊子逃奔硐州,雷州遂为元军占据。当月,赵昺的长兄南宋恭宗赵㬎为元将伯颜掳走。
五月,赵昺次兄赵昰被立为帝,是为南宋端宗,赵昺改封卫王。
南宋怀宗祥兴元年、元世祖至元十五年(戊寅,1278年)四月十五日,11岁的南宋端宗赵昰病卒,7岁的卫王赵昺于冈州(今广东湛江硇洲岛)被陆秀夫、张世杰于拥立为帝,是为南宋怀宗,史称‘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祥兴帝’,并于当年改元‘祥兴’,以张世杰为越国公、文天祥为信国公,兼加少保。时值,文天祥请入朝,优诏不许。文天祥致书陆秀夫:“诏令皆出诸公公,岂得以游词相拒。”
同年五月,枢密使张世杰奉南宋怀宗赵昺之命,进驻(广东)新会县南80里之厓山,孤悬海中,时官民兵卒尚有20万。
六月,元江东宣慰使张弘范任汉军都元帅,分水陆二路攻厓山。
十一月,文天祥屯兵(广东)潮阳,元兵骤至,文天祥走(广东)海丰,至五坡岭(海丰北),为元军统帅张弘范之弟张弘正擒获。
南宗怀宗祥兴二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己卯,1279年)正月,元将张弘范攻厓山。其山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屋,人马全部登船,然后依山面海,将1000余条战船排列长蛇阵,绳束相连;并于船的四周筑起城楼,涂上厚厚湿泥,缚上一根根长木,再将南宋怀宗赵昺的坐船安置其中,诏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然而,战船集结,行动不便,张弘范先以小船盛装柴草浇上油,点火乘风攻击。宋军船舰因有湿泥涂之,所以阻止火势蔓延,加之长木顶住火船,以致元军火攻失败。于是,元军截断宋军水源、封锁海口。
同年二月初六,宋与元于厓山展开决战,史称‘厓山海战’。
张弘范分兵4路猛攻,宋军拼命抵抗,忽听张弘范所在指挥船上响起音乐之声。宋军以为元军将领举行宴会,战斗于是松懈,不料此乐原为元军总攻讯号,一时间箭如暴雨,自午到傍晚,海战异常激烈。时值,张世杰因见一条宋船降下旗帜,停止抵抗,其他战船相续降效仿,急以精兵集中中军,遣出一条小船以及10余名士兵,前去接应南宋怀宗赵昺,准备突围。
此时,宋怀宗赵昺正由左丞相陆秀夫守护,待于一艘大船之上。小船冒然来接,陆秀夫不知真假,加之担心小皇帝突围不成反遭元军截获,坚决拒绝。于是,已知难以脱身的陆秀夫,跨上自己坐船,仗剑驱使妻子投海自尽之后,换上朝服回至大船,哭着对宋怀宗赵昺道:“陛下,国事一败涂地,陛下理应为国殉身。德祐皇帝(恭帝赵㬎)当年被掳北上,已使国家遭受极大耻辱,陛下万万不能再蹈覆辙!”时年8岁的赵昺吓得哭作一团,根本不知如何应答。
陆秀夫说毕,将黄金国玺系于腰间,背起在位仅313日的赵昺跃入海中,以身殉国。时值,其他船上大臣宫眷以及将士听到噩耗,顷刻之间哭声震天,数万人纷纷投海殉国。尚不知情的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突围而出,进至海陵山脚,方才闻知陆秀夫背负帝昺殉难消息,悲痛不已的他欲再求赵氏后人立之,杨太后闻听赵昺已死,抚胸恸道:“我忍死间关至此者,为赵氏一块肉耳,今无望矣!”亦投海死。张世杰只得谋入广州,飓风大作,焚香祝祷:“今若此,岂天意耶。”风涛愈急,张世杰遂堕海死。至此,立国320年的宋王朝灭亡。
此时,文天祥正在厓山元营,亲眼目睹这一惨状,写下:“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据说,少帝赵昺投海之后,遗骸浮出海面,有群鸟伏于尸身上,遮住遗骸,随之漂流至赤湾(今深圳蛇口)。赤湾海边有间天后庙,庙主前往海边巡视,见海上有浮尸,群鸟遮盖以护,认为此尸不同寻常,设法拖之上岸,群鸟散去,露出一具童尸,身着黄袍,面红如生,庙主知道此为少帝赵昺遗骸。时值,天后庙中一根栋梁突然塌下,庙主与乡绅父老认为此栋梁为天后娘娘送给少帝的棺材用料,于是将之做成棺材,礼葬少帝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下,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