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从‘说文解字’始”
我们中国文化根基在经典上,可是经典我们读得懂吗?如今除了少数的学者,常人几乎都读不了经典,能读也只是读声音,意义多不理解。
有人说,有注解便可以理解,可是有多少是正确的呢?往往连字都用错了。所以,今人为什么读不了古时经典?有两个障碍:一是“不识字”;二是“不识文言”。
今日汉字主角:虎、唬、号(號)
01
首先,“虎”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就很形象地突出了老虎的大嘴巴,好似今天的简笔画,用突出的大口体现了虎与其他野兽的不同。
《双法字理》丛书所讲解的“虎字家族”成员
金文也保留了大口,并把老虎的头画得更大了,头上似有花纹,虎尾也很清楚。
到了小篆,经过人们系统整理的文字趋于线条化,虎的头部被再次放大特写,整体已经不像最初一只行走的虎,而像一只蹲坐的虎,似虎踞之貌。
此后,隶书、楷书以此体规范字形,有了今天的“虎”。但,虎还有一个字形“乕”,源于对隶书字体的保留,流行于书法界,二字并行不悖。
古人称虎为兽中之王,评价之高足见人们对老虎的重视,它也是最早与人们在大自然进行生存竞争的主要对手之一。所以,用老虎再造的字有很多,有音意、形意两类。
“虎”造字时多为上下结构,因为虎身形高大,总是居高临下的感觉,善纵身高扑以捕*猎物,所以在造字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虎字头“虍”。
左右结构的造字不多,主要的就是琥珀的“琥”。“虎”家族的造字开篇,依旧从表声音的虎叫声开始——“唬”、“号(號)”。
02
“唬”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念“hǔ”,就是老虎的叫声;一个念“xià”,与吓人的“吓”同音同义,唬人、吓人、吓唬人。
这个字与它的读音都很简单,就是老虎的叫声——“唬”,老虎的叫声很吓人还是“唬”,今天我们吓唬别人,也还是突然唬的一声。
凡是对一个物体的命名,总是先有它的称呼,后来就成为其文字的读音,但在没有文字出现之前,这个声音就已经有了,怎么来的呢?这一直是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建立了“命名学”。关于“命名”,主要的一种说法就是“仿声学”,也叫“拟声学”,就是模拟那个声音而命名。后人继承了这个读音,逐渐有了“约定俗成”的传统。
03
“号”是今天的简化字,原本写作“號”,它也指老虎的叫声,但指大吼之声。这样的叫声之大,巨如洪钟,似在森林中发号施令,号令群兽。
“号”的读音“hào”也是模拟老虎的大叫声而来,声音粗壮有力。但是,“號”字并不是由“号”与“虎”二字组合的,因为“号”在今天是简化字。实际上“號”是由“唬hǔ”与“丂kǎo”二字所造,读音为“hào”,“丂”表示气因巧出于口而发出声响。
“号”除了表示老虎的叫声,后来被引申用做号令,表示以号声为令。当人们发现,牛角也能吹出粗壮有力的声响时,于是称其为“号角”,口号、号召等意思随后也不断引出。
“號”还造了一个字,不多用但也不陌生,这就是饕餮的“饕”。“饕”是远古的一种龙,龙生九子之一,大口贪吃,常被铸造于古代青铜食器之上,寓意神灵庇护。
“饕”就是大口吃食的意思,“餮”则有残忍、残食之意,合在一起十分形象地表达了“饕餮”这种龙子的本性,是中国特有的图形文化。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读《双法字理》,学汉字文化!你值得拥有!
汉字文化的学习进步,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这里是无师字通,专注分享汉字相关的故事与文化,喜欢的朋友们欢迎关注和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