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铁面无私
故事概况:
合肥,安徽省会,享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因东淝河与南淝河由此发源,故曰“合肥”,因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在,别称“庐州”。
合肥尤以“包拯家乡”著称于世。北宋时执法如山、为官清廉、被百姓誉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出生于此。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青天”、“包龙图”,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
皇佑四年至嘉祐元年(公元1052-1056年)间,包拯先后出任扬州、庐州、池洲和开封等地方长官。庐州是包拯家乡,调回本籍做官,亲戚朋友无不笑逐颜开,纷纷前来拜结。包拯对熟人来访一律谢绝,概不接见。在处理公事时秉公依法,毫不徇私。他的堂舅依仗外甥是包拯,胡作非为,横行乡里。受害人向包拯告状。包拯把舅舅传来,升堂问讯,询明情况,命衙役依法当堂打其堂舅七十大板。“自是亲朋皆屏息”,亲族中再也没人敢胡作非为了。
在开封府任上,包拯更加表现出铁骨铮铮,无所畏惧。开封府是京师所在地,皇亲国戚、宦官权贵多,他们直通皇帝,政令不易推行。包拯到任后,首先改革了不合理的诉讼程序,撤消了“门牌司”,让老百姓可以直接到他面前投递状纸,诉说冤情。扭转了以前老百姓告状伸冤状纸层层收转,官僚豪强狼狈为奸,趁机敲诈勒索,徇私枉法的弊端,老百姓有理没钱也能伸冤雪恨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损坏官私庐舍数万间。经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求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家的。包拯认真查验,发现地契是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震怒,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权贵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其他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嘉祐七年( 1062年 ),包拯病逝,留下遗嘱:后代子孙做官,如犯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后,也不许葬在包家的坟地上。
合肥市包公园管理处 王烁/摄
如今合肥市内美丽清秀的包河公园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历史遗迹。全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包公“忠、孝、清、廉”的一生,展现了包拯的清正廉洁、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的人格魅力。
相传合肥包河即包公祠一带护城河,河中所产鲫鱼是乌背,人称“包公鱼”,包河中的莲藕亦与众不同,皆断而少丝,传为“铁面无私”的象征。
包公园,198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中央纪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三河古镇、巢湖、岱山湖旅游度假区、汤池温泉、合肥万达主题乐园、冶父山等众多旅游景区,其中,三河古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合肥自然风景优美,旧址遗迹众多,市内穿城而过的淝水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景观。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关碍处。”
释义: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
关联地:
合肥市。
周边旅游推荐地:
合肥包公园(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李鸿章故居、逍遥津公园、三河古镇、万达主题乐园、姥山岛、紫蓬山、岱山湖、长临河古镇等。
备注:愚先生文创/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