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一生科举不第,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想来是落寞的。
但似乎应了“文章憎命达”这句话,其著作《聊斋志异》流传于后世,蒲松龄的名姓,远比同时代的状元们,来得知名。
书中的一些话,不少都是关于人生的智慧之言。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喜好读书的人,必然有一手锦绣文章,对某项技艺痴迷的人,在该项技艺上,必然水平精良。
天才总是稀少的,大部分人能把事情做好,靠的,无非就是日以继夜的努力和执着。
天下之物,积则招妒,好则生魔
天下间的事物,积聚起来,就难免遭人妒忌,喜好过度,就容易惹出是非。
在生活中,不乏有朋友为了利益而分崩离析的朋友,或是因痴迷于某事某物而荒废岁月的人。
人生富贵须及时,戚戚终岁,恐先狗马填沟壑
人生得富贵还是及早啊,年复一年地忧虑,担心还未显赫,就埋没黄土中了。
老来富贵固然不失为幸事,但到底皓齿不复、苍颜白发,“临乐对酒转无欢”了。
富贵与否,说到底都是人生的境遇,年岁却是不待人的,为了荣华,抛舍青春,殊为不智。
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人生固然不可苛求富贵,但也不必特意追求清贫的生活。
清贫和富贵,都是人生的一种境遇,锦衣着得,百衲穿得,方是人生的大境界。
夫人非心之所好,即万钟何动焉
不是心中所喜好的那个人,纵使高官厚禄摆在眼前,也不能令“我”动心。
事也好,人也好,都是务求对的,钟鸣鼎食,再好,不是对的那一个,终是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