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文明发展到顶峰的时代,很多历史学者都说,如果真的可以穿越的话,那么一定要穿越到宋朝,因为那是一个充满幸福的时代!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究竟是什么使得宋朝如此让人神往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繁荣的经济是一切的基础
宋朝缔造了无比繁荣的经济,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期国家的财税收入最高曾经达到过年入1亿6千万,这个数字是唐朝最为繁荣时期的7倍。在宋朝因为经济极度繁荣,频繁的货物流通催生出了“交子”,也就是最早的银票的雏形,熟悉金融的朋友一定知道要催生货币的产生一定需要极度繁荣的经济。由此可见,当时的宋朝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正是因为有了钱,所以宋朝的朝廷可以在很多层面依靠花钱来解决问题。比如说和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通过“岁币”的形势加以了缓和。很多人认为这种“拿钱买和平”的方式着实有些软弱,那么我们必须要说,每年“岁币”的数额对于经济强盛的宋朝丝毫谈不上负担,相较于耗费巨大的战争经费更是不值一提。那么在当时难以从军事上全面击败异族的情况下,以低成本的方式为国家发展赢得空间不失为一条可行的策略。
二、百姓最为幸福的时代
整个两宋王朝都长期处于外族的强悍军事威胁之下,但是无可否认的说,即使是随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但是在宋境之内的百姓仍然过着优渥的生活,他们的整体生活水准要远远超过另外两个被称为“盛世”的汉朝和唐朝。
一是平民阶层的生活充满希望。在宋朝,一个普通百姓一个月的生活消耗大约需要20文钱,但是若是这个老百姓有着固定的一份工作,那么他一个月至少可以挣100文钱。那么一个普通百姓一个月就可以省下来将近八成的工资收入,用以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但这一点,历代封建王朝出了两宋便没有能做到的。哪怕是在汉唐盛世,百姓的生活状态也大多仅仅维持在生存线以上,能略有盈余便已经很不错了。
二是底层百姓的生活有保障。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比如,乞丐、流浪汉等等,宋朝已经有了相关的基础性保障。在当时的宋朝有一部《居养法》,这部法律便规定了各地政府必须要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乞丐等社会的最底层人员提供公用的住房,还有相关的粮食、药品的最低程度保障。简单的说,就是咱们政府有钱,养得起!
正是因为两宋时期朝廷对于底层百姓的这种保障制度,使得其底层百姓因生活所迫而反叛朝廷的情况始终处于一种可控的范围之内,虽然前后有上百次起义,但始终都是小规模的。当年,南宋诗人陆游一心想要王师北上收复中原,所以曾经抨击过这种制度,说国家“不养健儿,却养乞儿”,小编却觉得着实有些过激了。
天下第一榜
三、读书人的黄金时期
宋代是读书人的黄金时期,这没有丝毫可以辩驳的余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读书人主宰了这个时代的一切。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甚至要求自己的子孙不得对读书人判处死刑。
因为,科举是做文官的唯一途径。无论你是世家门阀子弟,还是贩夫走卒的后代,一切都不再重要,只要你饱读诗书、腹有才华,只要你能通过科举的考试,那么就将一步登天成为人上人!当时科举考试的结果在皇宫外的东华门宣布,所以“东华门外唱名”成了无数大宋学子十年寒窗所追求的毕生梦想。
那么在1057年4月8日,这一天,这是两宋历史上,甚至是中华科举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是科举考试的发榜日,而发榜之人或许并不知道他所发的这一榜将会成为千古第一榜。我们来看一看这一届都有哪些考生上榜:苏轼、张载、苏辙、程颢、程颐、曾巩、曾布、章惇、王韶、吕惠卿……
这些人当中,苏轼、苏辙、曾巩位列“唐宋八大家”,程颢、程颐是“程朱理学”的开创者, 张载的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依旧是脍炙人口,被奉为华夏读书人的信仰。曾布、吕惠卿和章惇都是宋朝有名的宰相,王韶是一代儒将,在熙河大战中大败西夏军队。还有,顺带提一下,这一榜考生的两位主考官,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另一个则是宋诗鼻祖梅尧臣。
四、读书人为宋朝带来了无比灿烂的文化
一是人才济济的两宋。正是因为这些才华横溢的读书人活跃在两宋的朝堂、民间,把各种知识、情怀、理想都浸透到了两宋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造就了两宋文化的空前繁荣。这里简单进行一个列举:“唐宋八大家”当中宋朝占了六位;四大书法家,黄庭坚、苏东坡、米芾、蔡襄,包括宋徽宗本人亦是书法大家;哲学层面,有程颐、程颢、朱熹开创的程朱理学;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诗人、词人、科学家等等,他们都是两宋历史上灿烂的星辰。
二是著书立说成为读书人的价值追求。两宋时期的读书人都十分注重把自己的学问流传后世,这就使得各种知识、文化得到了极为有效的传承,各种学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之下开始得到持续的发展。正是这种不间断的持续性,使得两宋时期的学术发展形成了成套的体系,进而逐渐形成学术流派,从而使得学术研究开始逐渐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是朝堂之上对文化的重视。宋朝的朝堂是读书人的朝堂,武将与太监的势力远不及后世那般强大,对于文官一系也就难以形成制衡和掣肘。所以,朝廷对于文化建设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大多数读书人对于文化的态度。正是有着朝廷从行政上对文化强力推动,从而使得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国家战略,才使得两宋时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
五、君王不以王霸图强,而以宽仁称尊
两宋时期,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定下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所以两宋时期历任皇帝都饱受读书人的熏陶,对于国家的强盛更加注重内在经济、文化的建设,并不以对外军事争锋为目标。
这里我们只以北宋的仁宗皇帝赵祯为例,其在位之时通过著名的“重熙增币”,以增加岁币的形势进一步巩固了宋辽之间的和平环境,从而为国家迎来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仁宗皇帝仁爱宽厚善于听取朝廷臣子的各种建议,所以在仁宗一朝的朝堂上活跃着富弼、包拯、范仲淹等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可谓是名臣云集。
比如,有一次包拯向仁宗进谏,仁宗皇帝似乎有些不以为然,包拯顿时犹如打了鸡血一般越说越来劲,最后干脆凑到皇帝面前一个劲儿的说,口水都喷到仁宗的脸上了,皇帝宛如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但最后竟然还保持风度的接纳了包拯的劝谏。
正是有这样的皇帝在,所以仁宗一朝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才会有刚正不阿的“包青天”,才会有欧阳修……
哪怕在变法“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仁宗也仅仅只是将范仲淹等人从中央贬斥地方,其仁爱宽厚的气度远不像当年商鞅变法一般,最终以大臣的鲜血来结束。
当然,在本文的最后,我们还是要提到长期被人诟病的两宋军事。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内部建设之上,却忽视了外来的威胁,军事体制上的重大缺陷导致国家安全长期处于异族压迫之下,而最终两宋的灿烂文化也在蒙古铁骑的铁蹄之下最终灰飞烟灭,这着实让人感到无比的遗憾和惋惜。不过,这一切终究是瑕不掩瑜,两宋文明的辉煌终究在华夏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