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一鸣惊人的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鸣惊人简短的故事和寓意)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3-04-25 07:25:01作者:YD166手机阅读>>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点击上方关注我,为你分享思维智慧和演讲口才的干货,助你成长。

典故

战国时代,齐威王在即位的三年时间里,不理朝政,每天就饮酒作乐,把一切政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

因此,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处于灭亡的边缘。

谋士淳于髡想了个计策,准备借机行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着……”

他故意停顿一下,试探地问:“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一只什么鸟?”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在暗喻自己,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不由得大笑起来。

笑过一阵后,他才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那以后,齐威王开始整顿国政,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着手整顿军事,增强士兵的战斗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

释义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表现,一旦做起事来却有惊人的成绩。

思考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五月寒。

谋士淳于髡看到齐威王三年不理朝政,国家马上要灭亡了,他肯定不希望见到这种情况发生。

他心里虽然可能焦急,但他没有乱了分寸,盲目地去向齐威王劝说。

因为在这三年里,肯定也有其他谋士去劝说过,但都没有效果。

所以如果他也按照平常的方式去劝说,也不会有用。

他想了一个计策,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来暗示齐威王,最终效果很好。

虽然是为了齐威王好,为了齐国好,但他说话没有太直白,没有直接说齐威王曾经的行为不好,应该马上改正,才能拯救齐国。

如果他这样说,肯定会让齐威王厌烦,甚至不快,可能就会有*身之祸,就像商朝的纣王和比干一样。(典故:一窍不通)

他懂得说话的艺术,保留了齐威王的情面。

让齐威王自己明白道理,这样接受度会更高,从而做出改变。

现实生活中能看到这样的情况。

孩子作业没做完,就玩起了游戏,一玩就是很长时间。

家长看了着急,训斥孩子:“先去写作业!”

孩子顶嘴的话,家长会说:“我这是为你好!”

确实,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沟通方式不对,就达不到效果。

说话是讲究艺术的。

“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做,一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二是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更多会偏向于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想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很困难。

一方面要积极沟通,多沟通。

另一方面要掌握沟通的方式,注意沟通的氛围。

浪子回头金不换

齐威王也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齐国的处境很危险,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很可能会被灭国。到时,他作为君王,肯定没有好下场。

他没有顾及自己的面子,没有想现在做出改变的话,那岂不是说明他以前真的很荒唐。

他没有在乎那些次要的,而是在乎主要的,怎么挽救国家。

所以他听进了谋士淳于髡的劝说,做出改变,最终扭转劣势。

很多时候,要具有重新思考的能力。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错了就是错了,不要死不承认。

也不要因为错了,就一直拘泥于过去,一直陷在过去的错误里。

要有向前看的思维,只要能改正,就是好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一个错误、发现一个错误并不可怕,反而是好事,让我能够改正它,让我减少一个错误。

一诺千金,兑现诺言

齐威王对淳于髡做出过承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是齐国的君王,就应该起到表率作用,说过的话、许过的诺,就一定要兑现。

言而有信,才能让别人信服。

每个人都有一笔无形的财富,那就是你的信誉,你的口碑。

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做出一些许诺,但只是糊弄之词,之后不兑现,以为孩子会忘了。

但孩子不会忘。

如果家长经常这样做,只会降低孩子对家长的信赖。

所以说,不管对谁,答应别人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

一旦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即便真有问题完成不了,也要有合理的解释。

良师益友

齐威王能做出改变,有他自己改变观念的功劳,也有谋士淳于髡劝谏的功劳。

如果淳于髡不劝谏,可能齐威王不会那么早就改变,或者根本就不会改变。

因此,身边有一个清醒的人,有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人,很重要。

可以是家人,可以是要好的朋友,可以是人生导师,也可以是书籍。

结识高质量的朋友,积累高质量的人脉,阅读高质量的书籍,自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感谢你读完,如果喜欢,欢迎在底部留言,交流想法。

我是郑懿,坚信高效阅读要输出。关注我,为你分享思维智慧和演讲口才的干货,助你成长。

END

,

栏目热文

50字一鸣惊人典故(一鸣惊人的历史故事30字)

50字一鸣惊人典故(一鸣惊人的历史故事30字)

这个典故与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有关。讲的是楚庄王继位什么也不干,不是整日饮酒做乐就是外出打猎,而且下了一道旨令:不准提意见...

2023-04-25 06:56:15查看全文 >>

考研心理焦虑怎么办(考研焦虑怎么办压力特别大)

考研心理焦虑怎么办(考研焦虑怎么办压力特别大)

考研初试还剩最后的30天,这时候是每个考研人冲刺的关键时刻,但是这时候也是"考研式"焦虑集中爆发的时间段...

2023-04-25 06:59:08查看全文 >>

考研学习紧张怎么办(考研考试紧张怎么缓解)

考研学习紧张怎么办(考研考试紧张怎么缓解)

转眼就已经到了考研的最后一段时间了,对于考研人来说,就像上紧了的发条,神经总是绷着的。此前,一条学生拍到图书馆保洁阿姨扫...

2023-04-25 07:26:07查看全文 >>

考研精神紧张怎么缓解(考研时怎么控制不住紧张)

考研精神紧张怎么缓解(考研时怎么控制不住紧张)

有人说,高考是一群人的狂欢,考研是一个人的孤单。距离考研初试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有些考生出现各种考前焦虑,在考研的最后阶...

2023-04-25 06:56:15查看全文 >>

焦虑症不着急就会自愈(焦虑症为什么容易自愈)

焦虑症不着急就会自愈(焦虑症为什么容易自愈)

43岁的严先生疫情被封14天后,洁癖的习惯“变型”了——不敢接触东西,担心有病毒,不停的洗手。不敢在家之外的地方吃饭、喝...

2023-04-25 06:56:57查看全文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型事例(通过积累最后一鸣惊人的例子)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型事例(通过积累最后一鸣惊人的例子)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2023-04-25 07:36:18查看全文 >>

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历史典故)

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历史典故)

“一鸣惊人”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战国时代齐国的淳于髡是很有名的学者。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成年后连个媳妇也娶不起,只得...

2023-04-25 07:18:13查看全文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例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句子)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例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句子)

大家都知道,谚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与一个典故有关,出自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一则故事。可历史惊人地相似,齐威王也说过同样的...

2023-04-25 07:02:52查看全文 >>

一鸣惊人励志的典故(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

一鸣惊人励志的典故(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

这个典故说的是楚庄王奋发图强的励志故事。楚庄王年轻时非常昏聩,史记中说左拥郑姬,右揽越女,佐以音律,醉生梦死。就像早前在...

2023-04-25 07:37:44查看全文 >>

不鸣则已的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典故)

不鸣则已的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典故)

人活着,总有一些不能说的秘密,需要我们珍藏一生。《增广贤文》里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口是心门,守口不密,就...

2023-04-25 06:58:52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