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羁客、痞支
一、支姓真的是鲜卑族吗
去年夏天,在一次亲戚聚会攀谈中,偶然听说岳母祖先是鲜卑族人,心里感到好生稀奇。这个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后来像一颗流星一样消失在北方的天空里;过了1500年之后的今天,又突然来到了我的跟前,伸手可触,太不可思议了!
嵊州支氏宗祠
自从那次闲聊之后,岳母祖上是来自鲜卑族的传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拂之不去。岳母是浙江绍兴嵊州支鉴路村人,她的家族是由一支支姓族人组成的。由于时空跨度较大,地域间距遥远,加上没有亲眼见过家谱,故此对“鲜卑族说”的正确与否持有尚待核实的想法。
最近从浙江嵊州的《鉴路支氏宗谱上》(以下简称《新谱》)了解到,嵊州支鉴路村支氏祖先是鲜卑族的传言是没有依据的。而正是这部《新谱》,加上一些史料的佐证,嵊州鉴路支氏那古老遥远、模糊不清的一些历史踪迹才逐渐显露出来了。
二、支姓究竟是郅支之后还是月支之后
《新谱》里,关于支氏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1577年叔静公的说法:鉴路支氏是匈奴郅(读zhi)支单于之后。
“按我支氏郅支后也。汉明帝时,单于遣世子入侍,遂当焉以支为氏。”(见《新谱》第82页《续修谱序》)
他的意思是说,嵊县支姓一族是郅支的后裔。郅支,即郅支单于(约公元前36年之前),名呼屠吾斯,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之后的北匈奴第一代单于,曾击败大宛、乌孙等国,威震西域,最后被汉朝远征军击灭。在汉明帝(公元58-75年)时,郅支单于派嫡长子入朝奉侍汉明帝,于是就以“支”为姓了。
支氏家谱
你是否发现,上面这段话中两个括号里的年代是对不上号的:郅支死去的一年是公元前36年,而郅支派嫡长子入朝奉侍汉明帝的一年却是在公元58-75年,难道郅支死了94年以后,再派儿子去奉侍汉明帝吗?另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郅支单于派嫡长子入侍汉朝的皇帝不是汉明帝,而是汉宣帝,两者年代相差了111年以上。此外,据史料记载,郅支单于于公元前53年与其弟呼韩邪单于把儿子送到长安当质子。到了公元前48年,郅支单于因怨恨汉朝对呼韩邪单于的大力支持,上书汉廷请求送回他在京入侍的儿子驹于利受,汉朝派遣特使谷吉护送郅支的儿子回国。谷吉送驹于利受一回到郅支城,即遭*害。从此,汉朝与郅支结下怨仇,郅支的儿子驹于利受再也没有回长安去入朝侍奉汉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驹于利受及其后代是不可能姓支的,因为郅支的儿子在长安只待了五年,以后便一去不返,消失在汉朝国土上,而且还和汉朝为敌,他的父亲又被汉朝远征军击灭,他怎么还会继续去姓由敌国更改的支姓呢?所以,从时间、年代、文献和情理上推断,支氏为郅支之后的说法是不合情理的。牵强点站得住脚的也只能是郅支单于的儿子驹于利受在长安做人质时留下的后代或支氏随从,没回北匈奴在中原以支为姓。
既然第一种说法是不太合情理的,也是没有文献依据的,我们就来看看第二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1778年3月世显公在《支氏历代纪略》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月支之后,支氏之始。自汉以来,遂以为氏。”——(见《新谱》第71页)
他的意思很明白,支氏不是匈奴单于郅支之后,而是“月支之后”。月支,古西域国名。也作月氏(读zhi)。
过了五年半左右,时任嵊县文教局长的李增在《剡西支氏宗谱序》中认同了“月支之后”的说法。他说:
“按支氏之始,司空支雄传云:其先月氏人也。汉元朔间,帝以张骞使西域,通之始入中国,以支为姓。顾汉时号,月氏传云,后作氏。”(见《新谱》第88页 )
剡(音shan)是嵊县的古称。这里所说的剡西支氏就是嵊县西部地区方山乡黄连树头里和支鉴路村的支氏。关于支氏的来历,按照司空(相当于工部尚书)支雄传的记载,他的先祖是月氏人。公元前128-122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开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往,于是地处西域的月支人便开始进入了中原,并以支为姓。谈到汉朝时候的月支名号问题,《月氏传》里讲,月支名号中的“支”字,后来就当作姓氏了。
嵊州支氏始祖支文公
又过了半年,1784年2月,茂本公也认同了鉴路支氏是“月支之后”的说法。他说:
我们的先祖是月氏人,自从汉武帝元朔年间张骞出使月氏国后,月氏人才开始进入中原。“氏”通“支”,就以“支”为姓了。《汉书·支雄传》所记载的,就是一个证据。(原文:“吾先世月氏人也,自汉武元朔间张骞使月氏,始入中国。氏通支,遂以为姓。《汉书·支雄传》所称,其一证也。”——见《新谱》第95页《剡西支氏谱序》)
到此我们可以知道,鉴路支氏的最早祖先就是月支族。
根据家谱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剡西支氏当属“月支之后”。
三、(月支)月氏族或国的故事
那么,月氏(月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西域古国呢?《辞源》的解释是:其族先居今甘肃敦煌县与青海祁连县之间。汉文帝时被匈奴攻破,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击大夏,占塞种故地,称大月氏;其余不能去者入祁连山区,称小月氏。其族类风俗,与安息、匈奴同。月氏古又作“禺氏”。
这就是《辞源》对月氏的全部解释,实在太简洁了,看了很不过瘾,只有干巴巴的几根骨头,没有血、肉,实在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便去图书馆寻找和借阅各种有关的书籍,并查看了多种史料,终于揭开了月氏神秘面纱的一角。
月氏是古代西域的一个“行国”,一个游牧民族。
月氏之名,最早见于战国时成书的《山海经·海内东经》。
据《魏书·西域传》载,在战国以前,月氏最早出自塞北,在金山(今阿尔泰山)西南,即今新疆东部。到了战国期间,月氏迁往敦煌(古称瓜州),唐代学者杜佑在《通典》卷一七一《州郡四·瓜州》中说,瓜州本西域地,战国时为月氏所居。到秦汉时,《史记·大宛列传》说,月氏居于敦煌、祁连之间,即今甘肃兰州市以西至敦煌市的河西走廊一带。
月氏在秦代已很强大。《史记·匈奴列传》说:“时东胡强而月氏盛。”自春秋战国以来,大漠南北各个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互相斗争、吞并和融合之后,到了秦代,在北方的都被匈奴统一,在东方的被东胡统一,在西方的被月氏统一。
月氏是个强大的部落,兴起时已有控弦之士(骑射部队)一二十万,故轻视匈奴。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即位为单于(最高首领)之前,就曾被他父亲头曼单于作为人质送往月氏,后来逃回。冒顿即位(公元前209年)之后,曾亲自领兵击败月氏。其后又于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派右贤王领兵再次进攻月氏,攻破他的部落,*戮不少人口。月氏被迫撤离河西走廊,向西逃到今伊利河上游一带。月氏逃离河西走廊以后,该地即被匈奴浑邪王部和休屠王部占领。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浑邪王*死休屠王,率众归附于汉,河西走廊转入汉朝之手。武帝遂在该地设置河西四郡(酒泉、武威、敦煌、张掖)以巩固对河西走廊的防守,并保住由河西通往西域的道路。今伊利河上游一带原先是塞种人居住的地方,现被月氏攻占,塞种人只得南逃远徙,月氏遂留居该地。但月氏在该地留居不久,又被乌孙部族攻破,只得再次西走。那么乌孙为什么要去攻打月氏呢?因为此前月氏与乌孙同居于河西走廊之时,月氏以乌孙弱小,曾*死其首领兜难靡。等到后来兜难靡之子昆莫长大,获得匈奴老上单于的帮助,大约在公元前161年(汉文帝后三年)前后,出兵至伊犁河上游进击月氏,以报当年*父之仇。结果月氏被击溃,老上单于*月氏王。月氏被迫西逃,离开伊犁河上游,乌孙遂占领伊犁河上游,并留居于该地。
支氏聚会
月氏逃离今伊犁河上游之后,最先到达妫(读gui)水(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一带,在妫水北建立王庭(统治中心)。过了二十余年,攻占了大夏(在今阿富汗北部)。汉武帝时曾派张骞至其国,故与西汉王朝往来逐渐密切。月氏人内部原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读x)顿和都密五部,一世纪中叶,贵霜攻灭其他四部,自立为王,建立了贵霜王朝,建都蓝氏城(在今阿姆河南),《后汉书·西域传》说中国仍依其号,称他为大月氏。三国时,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曾封其王为“亲魏大月氏王”。贵霜王朝至五世纪后半叶被嚈哒族(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所灭,但其影响却延及后世。六世纪分布于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昭武九姓”:隋唐时的政权名。在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个小国,均为康居之后。其先康王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所破,西逾帕米尔高原,至两河流域,子孙繁衍,分王九国,总称昭武九姓),据说九国国王的祖先就是来自河西的昭武地方(今甘肃临泽县昭武),自认是月氏人的后代。支氏渊源一书作者支登成明确昭武九姓的康姓,曹姓等全来自月氏族,所以在现在中国,与支姓根同一脉的姓氏事实应该不少。
公元前176年月氏离开今河西走廊西逃的时候,有一部分月氏人没有西走,而是南入甘肃的祁连山区,与当地的羌族人杂居,称小月氏(西走的月氏人遂被称为大月氏),后来在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打败匈奴,取河西地,开通湟中(今青海省湟水两岸),小月氏归附汉朝,接受汉朝的领导,在张掖(今甘肃张掖市)一带与汉人杂居逐渐汉化了。
这便是剡西鉴路支氏祖先月支族的一段历史。
四、浙江嵊州支氏迁自琅琊还是青州
我们知道鉴路支氏的祖先是月氏族,那么鉴路支氏是從什么地方迁徙到嵊县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1484年张灿的说法:鉴路支氏来自山东琅琊。
他说,鉴路支氏原本住在琅琊。从汉、晋、五代直到唐朝,没有换过地方。到了唐僖宗年代,有位仆射(相当于部长)名叫支详,跟随唐僖宗南游,他的后代子孙就定居、繁衍在江南一带了。后来,支文公当嵊县公安局长的时候,遇到了战乱,就定居在一都方山乡,再寻迁到支鉴路村。(原文:“支氏系本琅琊。自汉晋及五季历唐僖宗朝,有仆射支详,随驾南游,而后裔遂延于江南。厥后讳文者为剡城尉,遭兵燹,遂居于一都方山乡,寻迁鉴路。”——见新谱第78页《宗谱旧序》)
鉴路支氏真的是因为支详陪同唐僖宗南游后留在江南,后经繁衍、迁移到这个村子的吗?
据资料记载,唐僖宗在位年纪是12岁(873年)-27岁。12岁时“柩前即位”。按古代惯例,父死儿子守孝三年以上,他在15岁之前是不可能南游的。而就在15岁那年爆发了声势浩大、后来发展到30万人的王仙芝起义。这次“天下大乱”一直延续到唐僖宗18岁;到了18岁那年,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黄巢起义,起义农民席卷山东、河南、两江、福建、浙江、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个省份,历时6年,一直延续到唐僖宗24岁。在24岁之前,唐僖宗连江山都快保不住了,还有闲情逸致去南游吗?再说资料中也没有查到唐僖宗南游的事。此外,据《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四卷记载,在唐僖宗21岁(公元881年)那年,黄巢起义军正如火如荼的时候,时任武宁节度使的仆射支详及其家属都被他的姓陈牙将*死了。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自登基到支详去世的这9年中,唐僖宗前三年守丧,后六年战乱,根本没有时间、没有闲心南游。既然不可能南游,那么支详跟随唐僖宗南游,以及由此而来的支详后裔延于江南,鉴路支氏来自琅琊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而支登成认为,成立,南游只是高雅点的书面词,类似“宋室南渡”,其实就是避乱而已,结合支详背景,支登成查阅各类墓志铭及四川等家谱资料后得出结论,当时支详一脉支氏族人众多,唐朝灭亡之前,避乱于江南及更南,还有西南一带,四川支渐一族,浙江嘉善一族等足以说明。
支氏宗族记事碑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李增提出来的。他说:时任嵊县公安局长的支文公来自山东青州。他的上代祖先的家谱已经无法可查了。宋高宗当朝的时候,大约在1140年前后,支文公(排行伯八)任嵊县公安局长期间,刘豫将济南献给金国,被金国封为伪“大齐皇帝”,迁都河南开封。支文公因为不愿认贼作父,做刘豫的臣子,就不回青州老家,直接在嵊县方山乡黄连树头里安家落户,成了嵊县支氏的始祖。支文公的第五代孙子支福一,从方山乡迁居到了清化乡的支鉴路。就这样,支姓一族分为方山乡和支鉴路两房。这就是剡西支氏的开始。(原文:“剡西尉支氏则肇自青州,其上世远系莫考。宋高宗朝有讳文行伯八者,绍兴初任剡尉时,刘豫以济南降金,立为帝,据中原,公义不臣豫,遂不复归,家于剡之方山乡黄连树头里,是为剡始祖。五传福一,徙居清化乡鉴路。一族分前后两房。此剡西支氏之自始也。”——见《新谱》第88页《剡西支氏宗谱序》)支登成提出异见,唐后期支详约公元800年后,支文在北宋末1140年,中间断层300年,默默无名,不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断代的300年是支氏迁徙的颠沛流离吗?再说青州琅琊都在山东境内,还需从长计议,多挖掘史料背景。
暂按,继续推理,看他的这一说法事实清楚,脉络清晰,合情合理,真实可信。
到此我们暂可以得出,嵊州支鉴路村支氏乃月支之后,迁自山东青州。文史研究者支登成略做总结,嵊州支姓2000年前始于西域丝路月氏国,小月氏入中原以国为姓,汉晋唐初期望居琅琊郡内,乃四大望姓之一,唐末期避乱隐于江南,南北宋交替时期定居嵊州。还有一种说法,佛祖支遁及支氏家族于晋朝衣冠南渡时随王羲之等大族东晋入嵊州,繁衍生息。
以上便是支登成结合原作者支氏女婿松下羁客所追寻出来的鉴路支氏古老遥远、模糊不清的一些历史踪迹。
支氏匾额支登成书法
【作者简介】:笔名痞支,实名支登成,浙江义乌支氏苗裔,布衣一枚。好文史,《支氏渊源》一书作者;喜书法及爱写诗,醉茶艺,乌伤茶庄创始人。本头条作者分类板块标题如:支氏/诗文/旅游/感悟/茶道/文史/生活花絮等等,请亲友爱粉按喜好阅读。头条内容均为作者原创,缘是天意,份在人为,欢迎读者跟帖互动,别忘了点赞,关注哦!谢谢
关注“痞支”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