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五胡乱华”是永嘉之乱到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混乱历史,五胡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民族,实际上当时进入中原的民族并非只有五个,还有乌桓等。对于五胡乱华的性质,许多人是分辨不清的。有的人认为这属于外族入侵,并且导致中国差点灭亡;另外一些人认为,五胡都属于中华民族,因而十六国时期属于内战。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呢?
一,“五胡”是不是外族?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长期对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主题。在战国、秦汉以来,中国基本实现了统一,原本生活在内地的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百越、巴蜀逐渐融合成为了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而居住在东北、大漠草原、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也逐渐壮大起来,并且一次次地侵扰内地。
我们以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游牧民族的南下的确属于外族入侵。为了保护农耕经济,稳定边疆,中原王朝就会修建长城以抵御游牧民族侵扰。在长期的对峙当中,也就出现了民族迁徙的现象。有的汉族人为了逃避中原的赋役而迁出内地,逐渐成为了游牧民族,有的游牧民族臣服于中原王朝,逐渐融入中原生活。
在汉朝时期,南匈奴臣服于汉朝,为汉朝守边,成为了汉朝的重要军事力量。到东汉末年,匈奴已经南迁到了黄土高原一带。曹魏时期,将匈奴编户齐民,开始向匈奴征兵征税,而匈奴人也大量成为了佃农,甚至沦为了奴婢。于是,匈奴就逐渐从游牧转为农耕,改汉姓,逐渐融入汉族。在西晋后期,发起了“永嘉之变”的刘渊就是匈奴人,但是匈奴这时候已经居住在中原好几代了。而羯属于匈奴分支,如代表人石勒,其家族也汉化。
西晋时期的民族迁徙
鲜卑和乌桓,属于东胡系列的民族,位于中国东北。乌桓早期被匈奴奴役,后来又联合汉朝对付匈奴。击败匈奴后,汉武帝允许乌桓南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一带,并设置护乌桓校尉,于是乌桓成为了汉朝子民,他们主要的任务是“为汉侦察匈奴动静”。东汉末年,乌桓乘机劫掠内地。曹操灭袁绍后,就将乌桓进一步内迁,并在乌桓征兵,得到“天下名骑”。这些内迁的乌桓,后来都融入了汉族,而继续留在塞外的乌桓,就融入了鲜卑。
羌族和氐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和周边一带,是和汉族是同根同源的民族。可以说,羌族就是停留在游牧阶段的炎黄子孙。两汉时期,汉朝为了保护河西走廊,就出兵河湟谷地,和羌族交战,最终在占据此地。汉朝击败羌族后,就将大量的羌族迁徙到河西走廊,成为了汉朝征兵和徭役的对象。三国时期,董卓的许多军队就是羌族人。可见,这些羌族也成为了汉朝多民族的一支。氐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称盘瓠之后”,来自于西南一点,后来和冉駹夷、白马羌融合,成为了羌族的一支。早在汉朝时期,就在氐族地区设置武都郡,对氐族编户齐民,征收赋役。
羌族
综上所述,除了鲜卑族之外,匈奴、羯、乌桓、羌族、氐族五大民族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成为了汉朝居民,甚至已经纳入了国家户口,并且为国家提供赋税、徭役、兵源。正因为此,我们才说汉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到了西晋时期,许多居住在中原的游牧民族都已经趋向汉化,民族融合十分明显。因此,“五胡乱华”就不能说是外族入侵,例如美国黑人引发的暴乱能叫外族入侵吗?
二,“五胡”为什么会发生?
到了西晋时期,居住在内地的少数民族数量已经十分庞大。江统《徙戎论》说“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根据《中国人口史》的推测,在三国版图内的少数民族数量就有190多万。当时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的游牧内迁,有利于增加北方户口,对于恢复北方的经济是有利的。
但是西晋并未大规模建立地方学校以教育这些民族,使得这些民族“野性难改”。游牧民族喜欢迁徙,其性格刚烈,不向汉族那样温和顺服,因而遇到压迫就会有反抗。早在东汉时期,羌族就因为东汉过于严重的剥削而骑兵反抗,引发了三次“羌患”。西晋时期,世家大族对下层百姓的压迫更加残酷,许多百姓失去了土地,成为了佃农、部曲甚至奴婢。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游牧民族沦为了佃客奴婢,如此《晋书》载:“以匈奴胡人为佃客,多者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