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和电信事业的高速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收藏界对于承载一定历史含量和具有较高格调文化艺术气息的信札十分青睐。不少藏家在赏玩之余,也注意到加强研究,进而形成专题或专著。
笔者喜好现代老一辈名家的书画,不经意中,收藏到他们留存的一些题签、信札、信封之类小件。经常翻检品赏,很有兴味。如图一组信封,系著名书画、篆刻家天津孙其峰先生、上海唐练百先生、安徽童雪鸿先生的实寄封。这三只信封,均为传统形制,大小相仿,毛笔竖写,格局古雅,笔墨老到,极见其个人书法面貌和艺术特色。
孙其峰(1920一),上世纪40年代就学于北平美专,从师罗复勘、徐悲鸿,后又受教于李可染、秦仲文、吴镜汀等名师。他长期执教天津美院,书画创作和艺术教育成就斐然,在当代中国画坛有相当高的地位。他书法植根传统,与绘画相互作用,相得益彰,自谓其“书法沾了画的光,画又受到书法的启示和促进”。确实如此。此封上的书法,以作画之笔法,挥洒自由,轻松率意,不计工拙,非大家莫能为也。中段“螂琊画会”四字极精彩,温文清雅,和谐完美。
唐练百(1913—1993)名刚,号柔盦,以字练百行,南汇周浦人。他的篆刻、书法享誉沪上,远及全国,是名实相符的妙手大家。篆刻初学赵扌为叔、吴缶庐,稍后潜心研究《十钟山房印举》,寒暑不辍几十年,功力深厚;篆书钟情石鼓文并吸收吴派之长,成自家面目。平生与海派名家邓散木、白蕉、唐云、来楚生、钱君匋、陆俨少等过往甚密,相互交流,获益良多。
信封上文字内容为固定的三段式,但在书画家手下却和书画作品一样对待,其章法布局、字体字距都很有讲究。唐先生特精于此道。该封上、中部行楷写得端丽浑厚,凝重茂密、错落有致;下段似乎更偏重于艺术追求,变化、对比强烈。行书中夹杂大草,姿态万千,流动活泼,舒展轻盈。整体观来,极具艺术美感也有很好的实用(识读投递)功能。小小一封,寥寥几十字,极见书家的经营苦心和艺术匠心。
童雪鸿(1909—1966)原名鸿彦,字万庵,号印隐。1924年入上海美专学习,1929年上海新华艺大毕业。其后长期从事艺术教育,生前任教安徽艺术学院美术系,书、画、印兼擅,以印为基础,把书画印脉络打通,形成自我独到风格。
他是早期西泠印社成员,抗日战争时期,有黄宾虹、张大千、马公愚、王福厂等题签的五集《童雪鸿印存》行世。其印立足皖派深厚传统,博涉明清诸家,风格古朴苍秀,平淡悠然,是现当代安徽印坛先驱,新皖派奠基人。绘画艺术长于花卉、人物,尤精梅、菊、蟹、蔬果,构图严谨,用笔工整有力,设色淡雅。书法上堪谓多面手,真草篆隶俱善,表现在结体上欹侧取势,向右伸展的笔画厚重,富于力度;字与字之间少牵连,但用笔呼应,结体承迎之妙,使全幅作品成为一个气息通畅的整体。此件信封书法,以碑入帖,运笔金石气浓郁,字形遒劲方刚,清新自然;章法上,受信人地址、姓名的字形、字距安排精巧,姓字与名字拉开距离,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