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婴戈
音乐家王莘
五大道是人文文化丰富的社区,走在五大道上,可以听到从洋楼窗户里飘出的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柔美悦耳。
五大道上住着为天津这座城市谱写过标志性歌曲的音乐家:王莘,他在1950年创作了《歌唱祖国》这首歌。
在天津当过副市长的李岚清,后来到国务院任副总理。李岚清退休后出版了《李岚清音乐笔谈》的书籍,书中披露他对音乐和唱歌的热爱。
李岚清在2006年11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中回忆说:1951年,我还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上海大学生歌咏比赛并获奖,当时选唱的就是王莘创作不久的《歌唱祖国》。
如今它已成为中国重大国务活动、外事活动以及各种会议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李岚清喜欢《歌唱祖国》这首歌,也总是把这首歌与天津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
李岚清唱《歌唱祖国》时会回想起他在天津工作期间催人奋发的日子,也感怀天津濒临蔚蓝的渤海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李岚清心里有《歌唱祖国》,他逢到天津的同志也设法前去握握手,说一句暖暖的:我也是天津人呐。
李岚清同志把《歌唱祖国》这首歌与天津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非常有道理。我们翻开历史的页码,就会发现天津市是中国被迫对外开通商埠后,外国租界地最多的城市,前后有九处外国租界地,而排列第二位的“汉口”只有五处,这样,天津留下了很多外国式的建筑。
除了头发、眼睛各色不同的外国人多,天津还是中国最早的成规模的产业工人的诞生地,因为利用运河、海河廉价便捷的运力在河的两岸很早就建起了一批近代工业的厂房,出现了觉悟性、纪律性较强的工人队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产业工人是最先感到“站起来”的,我党派了鲁藜带着葛覃、李黑等作家进驻新天津市写出全国最早的《工厂文艺丛书》(晨光出版公司出版、阿英主编)就是佐证。这些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工人们的欢天喜地是《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每时每刻切身感受到的。
王莘先生铜像
2019年10月16日新华社记者周润健在王莘先生铜像前采访王莘的儿子王斌同志的新闻稿中写到:
我父亲十六七岁就做教歌员,开始教大家唱抗日救亡歌曲。新中国成立后,教歌这项事业他一直坚持,保持与群众在一起。1954年出版的一本刊物上,父亲王莘这样谈到《歌唱祖国》的创作:‘我常常感觉到,这首歌不是我写的,而是群众自己的创作,因为我只是用音符把人民的情感记录下来’。
可见,王家父子的话表示出《歌唱祖国》这首歌“真正的创作者”是天津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一曲唱响一个时代的歌曲一定是汇集了人民群众饱满的情感和强烈的心声,不然的话,一首歌不会很快不胫而走,并且历久弥新!
在诗人辈出、诗歌浩繁的唐朝,崔护名不见经传,但是他的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只因这首诗写出了普遍的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