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2019年是澳门回归20周年。20年前,在澳门地标性建筑大三巴牌坊前,8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琳,用并不标准的带着“澳门味”的普通话,以及稚嫩的童音,带领300位小朋友,唱响了这首《七子之歌》。20年后,《七子之歌》再次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被唱响,11岁的小女孩龙紫岚成为继容韵琳之后新一位传唱人。
这首由闻一多先生慷慨作词、李海鹰含泪谱曲的歌曲,已然成为澳门的标志,传唱20年来更是感动了无数人。
受尽闲气,喊出不平呼声1925年,英帝国主义者屠*游行示威的群众,制造了“五卅惨案”,闻一多愤然作了一系列爱国主义诗歌,还在发表时特地发表声明说:“这些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闻一多
《七子之歌》便是其中之一。《七子之歌》最初发表在《现代评论》第2卷第03期 , 于1925年7月出版。全诗由《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节组成。闻一多先生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而我们所熟知的歌曲《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组诗中的一部分。
发表在《现代评论》上的《七子之歌》
其实闻一多并没有把它作为自己的代表作品,也没有将它收进自己的诗集之中。《七子之歌》是他一时激情之作,是强烈感情的宣泄,并没有达到他所强调的诗歌的“三美”标准。
同根同源,谱出经典旋律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1995年,中央电视台准备拍摄一部关于澳门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全面介绍澳门的历史渊源、回归历程、经济发展和文化等。
一般在拍摄大型纪录片时,很少会进行主题歌的创作,这次却非常特别。为了更好地展现澳门的难忘岁月,导演和编剧在创作过程中,希望给纪录片加入一首主题歌,更好地渲染主题思想,还能使人回味。
纪录片《澳门岁月》
在整个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纪录片的撰稿人员多次尝试自己作词,但总觉得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有一天,总导演李凯翻阅了澳门朋友借给他的《闻一多诗集》,惊喜地发现了《七子之歌》组诗中的《澳门》一章,当即就决定将其作为《澳门岁月》的主题歌。
李凯说:“这首诗,最合适。诗人对澳门的呼唤,正是编导在《澳门岁月》中所要宣泄的情绪,共鸣之处就是中华民族祈盼统一,祈盼澳门回归祖国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