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这首歌让无数边防军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军旅歌曲《小白杨》在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推出,立即在全国桑夏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在戍边战士们的心中,那棵小白杨仿佛描写自己一样。
歌曲中提到的小白杨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被认为是反映在在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裕民县中哈边境上一个名叫塔斯提的哨所里的那一棵小白杨和哨所的边防战士们的故事。“塔斯提”在哈萨克语里是“石头堆”的意思,这个哨所就如这个名字一样,四周全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方圆十公里之内寸草不生,更看不到一棵树木,那这棵小白杨是如何种下的,又是如何存活的?
时隔多年之后,作者才说出当年的歌词中这个小白杨的原型,不是塔斯提哨所那一棵,而真正的《小白杨》创作地又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军旅歌曲《小白杨》和它背后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烈士孙龙珍的故事成为小白杨哨所的精神指引1983年4月,在塔斯提哨所服役的锡伯族战士程富胜回到了察布查尔县的老家探亲,当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听程富胜讲述在部队的生活,他给妈妈富金梅讲述了下面的这样一个故事。
孙龙珍烈士之墓
在距离塔斯提哨所不足100米的地方,长眠着一位名叫孙龙珍的烈士,牺牲的时候只有29岁,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腹中还有一位六个月大的婴儿。
孙龙珍1940年出生在江苏省泰县(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一个农村家庭,1959年,19岁的孙龙珍响应“支援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主动报名加入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到新疆之后,她被分配到了兵团工二师吐鲁番火焰山化工厂成为了一名普通工人,在吐鲁番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凡事奋勇当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毫无怨言地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于是大家给孙龙珍起了一个叫“铁姑娘”的外号。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中苏两国关系不断恶化,同时中国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边民受到了苏联的宣传蛊惑,从1962年4月22日开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新疆伊犁和塔城地区的数万名边民携带着30多万头牲畜涌向苏联,昔日伊犁草原、阿尔泰草原上星罗棋布的毡房不复存在,大批牲畜和田地无人照料,甚至有的地方形成行政真空,社会运转陷入混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指示,从1962年5月中旬开始,先后抽调了1700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工作队,前往指定地点执行三代任务“代耕、代牧、代管”。
孙龙珍
22岁的孙龙珍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报名参加代牧工作,不仅她自己主动报名,还鼓励自己的丈夫从内地来到新疆一同放牧,夫妻二人所在的工作队被分配在裕民县的巴尔鲁克山西麓,帮助当地牧民放牧。
从1964年10月开始,苏联向中苏边境不断增加兵力,并且在中苏两国边界蓄意制造摩擦,终于在1969年3月在黑龙江中苏边境爆发了震惊中外的“珍宝岛事件”。
“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两国的关系更加恶化,中苏边境局部紧张逐渐转入了全线冲突。1969年6月10日的清晨,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的牧工张成山带着羊群一路追寻着肥美的草场,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了苏方单方面画出的“争议区”。
张成山虽然试图将羊群赶出“争议区”,但是先来一步的苏方巡逻士兵将赤手空拳、手无寸铁的张成山和五岁的儿子还有羊群一起粗暴地扣押到了车里。
和他同行的一位牧民见状立马赶回到连部寻求支援,当连部的兵团职工们得知自己的战友和儿子被苏军扣押后,纷纷抄起铁锹棍棒,呐喊着朝着苏军跑去。29岁怀有身孕的孙龙珍也抄起了铁锹准备和战友们一起前往事发地点的时候,丈夫的妹妹一把拉住了孙龙珍说:嫂子,我替你去吧”
身怀六甲的孙龙珍坚定地说:“不,我是民兵,我应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