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道光手书《九九消寒图》
清 记录当日天气的文字版“写九”
明 “九九消寒图碑”拓本(局部)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甚大。冬至过后,南方地区依然艳阳高照,晴空万里,而北方地区则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进入寒冬季节。曾几何时,为了度过漫长的冬季,人们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数九”消寒。
每日添一笔,当一幅“写九消寒图”填完之后,就成为这一年冬季天气的档案记录了;每日染一瓣,彩笔染完所有梅花瓣后,就“出九”了。数九寒天,古人用雅趣抵抗寒冷驱走寂寥,也迎来春天的希望。
数完九九春暖花开
头九冬至一阳升,王祥解衣卧寒冰;
孝心感动良鱼献,取到家中奉母亲。
二九雪花飞满天,寻梅冻死孟浩然;
韩愈追封昌黎县,雪拥蓝关马不前。
三九寒天冷清清,唐僧西天去取经;
行者沙僧猪八戒,师徒四人往前行。
......
——清·王之瀚《九九消寒图》诗
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这天开始,以每九天为一个时段往后数,第一个九天称为“头九”或“一九”,第二个九天称为“二九”,接着是“三九”“四九”“五九”……一直数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就“出九”了。
“数九”从冬至开始,是因冬至一阳初生,随后阳气渐长,阴气渐消。以九天为一个时段数九次,源于《易经》的阴阳数理观念。《易经》称阳爻为“九”,称阴爻为“六”,所以“数九”实际上就是“数阳”。再加上“九”是最大的一位数,也是一位数中最大的阳数,“九九”是最大的两位数,同时也是两位数中最大的阳数。数完“九九”后,便意味着阳气“战胜”阴气,与阴气相对应的寒气也就消除了。
以节气及日期推算,冬至后八十一天,是惊蛰后六天左右。“数九”至此,寒气消尽,已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二月天了。故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云:“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消寒之歌、诗、联、图,丰富有趣
“数九”源于何时,已无确切资料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这种习俗已广泛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数九”的方法,最初非常简单,人们从冬至那天开始,在纸上或墙上每天画一笔,或画一个符号,九个一组,共九组,八十一天。后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版本的“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诗”“九九消寒联”及“九九消寒图”等。
“九九消寒歌”又称“九九歌”,主要记录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并反映一些农事活动规律。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九九加一九”,就是冬至后九十天,正是春分日,春分一到,农忙时节就开始了。
“九九消寒诗”多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如本文开头引用的消寒诗,据说是清代文人王之瀚的作品。这九首绝句分别写在八十一格的“八卦爻象图”内,每首绝句除介绍节气特点外,还引用一些历史典故,如写“头九”就引用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读来引人入胜。
“九九消寒联”又称“九体联”,上下两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繁体),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当九九八十一天过去,一副对联就写成了。“九体联”往往构思精巧,对仗工整,趣味性强,是古代文人最喜欢的文字消寒游戏之一。流传至今的有“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茵”“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等。
画九、写九,文化消寒
“九九消寒图”有“画九”和“写九”之分,有文字版、铜钱版、梅花版、年画版等。“画九”是用图画来记录“九九”的进程,其中的梅花版是“画素梅一支,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用彩笔染完所有梅花瓣后,就“出九”了。这个版本的消寒图据说最早是闺阁中人所为,据元人杨允孚《滦京杂咏》记载:“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杨允孚为此还赋诗一首:“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铜钱版是画出八十一个五铢钱图样,因五铢钱的格式正好可以填写阴、晴、风、雨、雪五种气候状况,其点染方法一般是“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写九”则用文字来记录,每个字都是九画(繁体),源于清代道光初年。道光皇帝亲书“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双钩空心字,让当值翰林逐日描红填写一画,并用细笔在每个笔画上记录下当日的天气状况。当一幅“写九消寒图”填完之后,就成为这一年冬季天气的档案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