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忘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1938年10月,时任新四军三支队第6团团长的叶飞,奉命率该团1营和2营(3营留在皖南归军部直接指挥)进入苏南茅山地区,归一支队指挥。不到半年时间,第6团便以夜袭、奔袭和伏击等战术手段,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初步建立起茅山抗日根据地。
不过,由于实际负责全面工作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不切实际地坚持“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主张,从而让根据地的诸多工作处处受限。而这种无原则的忍让和退缩,换来的却是蒋军的步步紧逼。
当时,茅山地区在组建地方武装。叶飞从第6团中抽调少量干部战士给地方部分作骨干。打仗时常带着地方部队,让他们听惯枪声,消除初上战阵时的恐惧心理。有时候还会交给地方部队一些容易完成的任务,以兹锻炼,事后分给战利品予以奖励。就这样,地方武装的士气、意志、军事素养均在稳步提高,规模也不断扩大,慢慢地具备了升级为主力部队的潜质。
有一次,第6团1营吸收了一个区小队,总计才三四十人,蒋军居然把状告到了第三战区。时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派人到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找到项英交涉。而项英居然发电报指责叶飞“破坏大局”,而且规定今后遇到部队吸收地方武装事宜,一律“不发枪,不发饷,不批准”。叶飞气不过,遂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时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的陈毅反映情况。
陈毅获悉此事后,只身骑马来到第6团驻地崔庄,与团长叶飞、参谋长乔信明、政治部主任刘松青详谈。叶飞的意见很明确:“我团进入苏南时,军部扣去了第3营。从水阳一线到句容东乡,不断打击日军,不可能没有伤亡,不可能没有损耗,不补充兵员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消耗殆尽?这不正迎合了老蒋在抗战中消灭我军的阴谋吗?”
陈毅思索了片刻,平静地说:“这样吧,先把地方部队编进来吧。军部那边,我去反映。不要蒋氏发枪,也不要他们发饷,我们自己解决。我相信副军长是会同意的。”陈毅的表态,让叶飞等人大为释怀。陈毅临走时,又进一步给叶飞交了个底:“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人、枪、款都要继续放手搞。”
叶飞当时并不清楚,陈毅此前已经就这个问题和项英发生了激烈争执。只不过,他不好在叶飞面前将新四军领导层的意见分歧和盘托出而已。
1939年2月,陈毅回到皖南新四军总部,再次就统一战线的把握尺度,以及敌后抗日根据地具体建设方针问题同项英开诚布公地交流了意见。结果讲了几天,俩人谁也没能说服谁。项英还给陈毅扣了项“人、枪、款主义”的大帽子。
陈毅对此不以为然。他在听取了*传达的精神后,返回苏南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叶飞的第6团准备东进作战。他对叶飞说:‘根据上头精神,要放手向敌后发展,抗击日寇。我们不要依靠老蒋发饷、发枪,要独立自主地发展队伍,壮大自己。你们这次到东路去,一要发展队伍。二要搞到武器装备自己。三要筹集款子。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人、枪、款。有人说这是机会主义。这不对!有了这些,才好抗日嘛!”
随后,他又向叶飞详细交代了如何将这三项工作做好,并补充道:“还要相机建立抗日根据地。”不过,鉴于项英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仍未转变过来,为应付第三战区的两难,陈毅决定让第6团改称“江南抗日义勇军”。让叶飞改名为叶琛,副团长吴焜改名为吴克刚,参谋长乔信明改名为汪明,政治部主任刘青松改名为刘飞。
可是,就在部队东进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眼看就要启程时,听到了风声的项英给陈毅发来一封电报,坚决反对部队东进。理由一是东进超出了老蒋划定的新四军活动区域,会破坏统一战线;二是东路地区铁路、公路、河网交错,日军兵力强大,据点林立,部队到那里去会被日军消灭。
陈毅看完电报后,将叶飞找来,将电报递给他,自己在屋里走来走去绕圈圈。就这么走了十几分钟,陈毅突然坐下来问叶飞:“你看怎么样?”还没容叶飞弄清楚意思,陈毅又呼地站起来,点燃了支烟,狠狠地吸了几口,在屋里踱了几步,又在一张竹凳上坐下来。过了会儿,陈毅猛地站起来:“叶飞,你看你们到东路去会不会被消灭?”叶飞毫不犹豫地回答:“你问这个呀!我们有把握,不会被消灭。不仅不会被消灭,还会发展。我向你保证。”
陈毅又追问了一句:“你真有把握?”
叶飞坚定地回答:“有把握!不只我一个人,全团的营连干部讨论过,都认为有把握。我敢给你立军令状!”
陈毅闻听此言,大为释怀:“那好!你们走,照原计划行动!”
叶飞问:“那个‘破坏统一战线’的问题怎么办?”
这一回,轮到陈毅拍胸脯了:“你们走你们的,不要管。这不是你们的事。破坏了统一战线,我负责!部队被消灭了,你负责!”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东进的第6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大拓展了新四军生存空间,并为日后移兵江北奠定了基础。而所谓的统一战线也并未因这次东进行动而被破坏。
事实证明,陈毅是对的。在那种被扣上帽子的情况下,他能将解放事业置于个人得失之上,顶着巨大压力,违背上级意志,坚持作出正确决定,这眼光、勇气、气魄和担当,非常人所能及也!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