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走为上”,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惟应急走耳。”意指南朝大将檀道济用兵如神,变化莫测,而最高的一招是善于退避,保存本军实力。后泛指事情发展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别无良策,便决定撤退离开。
《三十六计》中,此计原文为“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即全军撤退,避开强敌,待机破敌,这并不违背行军用兵法则。即指在敌强我弱、我方取胜无望的情况下,主动有计划地撤退,使己方实力得以保存,是一种以退为进、伺机破敌的谋略。
古代战例
春秋时期,楚庄王为扩张势力,发兵攻打庸国。庸国奋力抵抗,俘虏楚将杨窗,楚军一时难以取胜。杨窗利用庸军疏忽逃回后报告,庸国人人奋战,如不调集主力大军,恐难以取胜。楚将师叔遂命部队每战佯装败退,庸军七战七捷,得意洋洋,逐渐松懈,失去戒备。
不久,楚庄王率增援部队赶到。师叔认为,楚军七次佯败,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楚庄王便下令兵分两路进攻庸国。庸国将士完全陶醉在早先胜利之中,完全没想到楚军会突然*个回马枪,仓促应战,被一举歼灭。
现代战例
1947年3月13日拂晓,胡宗南指挥14万人,兵分两路向延安发动进攻。*就全国战局和敌我军力对比分析后,作出中共中央机关和部队主动撤离延安的决策。
最终,胡宗南大军奔袭,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虽然其大肆宣传共军“不堪一击”“仓皇北窜”,实际却因忙于占领延安无暇分兵,被彻底拖在陕北,大大减轻我军在其他战场的压力。
随后,彭德怀指挥我西北*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洋马河、蟠龙镇和沙家店大捷,重创胡宗南部。1948年3月3日,我军取得宜川战役胜利,胡宗南精锐部队共2.8万人被我军歼灭。至此,在西北战场,我军转入反攻。1948年4月21日,我军收复延安。
计谋分析
“走为上”在不同情况下的施用形式虽各具特色,但想要有效运用、防范和破解,至少需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深刻认识“走为上”的意义。所谓“走为上”,不意味着“走”就是《三十六计》中最高明的“上乘”计策,而是指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采取有计划的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再寻战机,是最适合的办法。因为战场瞬息万变,谁都没有百战百胜的把握,“走”并非怯懦的表现,也不是英雄末路时不得已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通过主动退却,进行战略转移,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存实力,韬光养晦,才有重整旗鼓的可能。
二是正确理解“走”的技巧。当然,走为上计中的“走”,并不是一窝蜂地乱跑,更不是消极逃跑,而是有计划地主动退却。“走为上”的运用,既要从大局着眼,不怕蒙受损失;更要有智慧,何时“走”,如何“走”,“走”向哪里,都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因此,此计的关键,就是要正确掌握“走”的技巧。当敌强我弱时,通过巧妙的“走”来牵制、拖延和迷惑敌人,可在“分敌”“疲敌”后创造战机“破敌”。而在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走为上”作为一种趋利避害的策略,也可通过“走”来调动敌人,引诱敌人进入我预设的埋伏圈。
需强调的是,指挥员在作战开始前,既要考虑胜利的情况,也应考虑失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要提前计划好“走”的途径及方式,力求隐蔽、迅速地“走”。否则,就可能出现想“走”走不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三是充分把握使用“走为上”的分寸和防范“走”的措施。虽然“走为上”强调“未失常也”,在战争中运用也比较普遍,但它属于“奇”计,本身并不符合战争根本目的,撤退只是一种寄希望于未来的不得已做法。战争中片面强调“走为上”,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甚至导致军心涣散。因此,对于“走为上”的使用,一定要掌握火候和分寸,从而确保战略或战术目的的达成。
同时,想要防范敌方的“走为上”,需要指挥员具备敏锐洞察力和出众智慧,见招拆招,掌握主动权。具体可采用四种方式:一是疏而不漏,即严密布置,使敌无隙可乘,无处可溜;二是一鼓作气,即对“网中之鱼,瓮中之鳖”要尽快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三是截断退路,即通过侦察,提前行动,在敌可能撤退的路线设下埋伏;四是伺机而动,即对已逃跑的敌方既不拼命追赶,又不放任自流,要随时跟踪注意敌方新动向,待敌惊魂已定时,伺机而动发起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