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书目,大概分这么几大类,金戈铁马的袍带类,一是开疆破土创立新朝代的,一般开书都是上一朝已近夕阳残烛,国家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就忘了改革制度,腐败的制度下能不能有人才?
所以这类书肯定就是烧香引鬼的“武科场”,那么头名状元一定是这个王朝的掘墓人,就是因为腐败的制度,肯定状元不得重用啊,奸臣当道啊! 看来还是曾国藩是认识是对的,没有一等人你可以用二等人啊,没有二等人可以用三等人啊,关键是领导会用人。武科场结束后肯定就开始反叛了,如《残唐演义》、《明英烈》、《东汉演义》等。接下来就是攻关破城,发现还是人才的重要性,大将不少缺少元帅,再去请一位元帅出来,一般的会有大将不服,赌头争印;接下来就是破阵赌输赢了,有的还要有铁滑车,这个时候一般不服的那个赌头的那个就要死了,他不死不行啊!他闹腾啊! 三国演义也是这个套路,华容道关羽军师打赌,后来也是命丧麦城,虽然拉的时间有些长了,逻辑一样。起义军胜利,终破都城,新的王朝建立,接下来就是宫斗。
武科场
还有一类就是对抗外族侵略,一般都是王朝初期或者中期,比知道怎么的总有国丈或者国舅憋着造反,反正传统书里国丈、国舅甚至皇叔都不是好人。勾结外邦,引狼入室,这个倒是不错的主意,化民族矛盾为内部阶级矛盾,据说是慈禧太后的高招儿!这个一般就是内部挑选元帅出征,被困敌国,搬兵求救,力*四门、闯营报号,过关遇女将,帅哥招亲(外国咋那么多漂亮还能耐大的女将,而且还总是被中原的师父洗脑的,看来找家教一定要先看老师的价值观了!)。在女将的帮助下大破敌国,国泰民安,从此小将与外国老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公子投亲、小姐贤惠
这两种题材一般的都是一开始主角(书胆)开挂,开挂到一定成度,主角的儿子出世继续开挂……
还有一类,就是忠臣被害了。也是国丈、国舅、皇叔的这一类人,因为忠臣保家卫国破坏了国丈、国舅、皇叔们的篡位阴谋,他们就设计害忠良,同时皇帝也觉得这些大臣们有点功劳太大、福利太多,需要打压一下了,就*忠良一家,肯定忠良的儿子要被救,不是其他忠良拿自己的儿子换,就是来个省事儿的,刮一阵风就刮没了,太白金星给救的(奇怪的是太白金星每次现身都是变只小白兔,看来老李头儿有别的嗜好吧)。接下来就是逃难投亲,一般的是投奔老丈人家或者表兄弟家,老丈人家总会嫌贫爱富,还是死了老伴儿的,后妈来背锅;表兄弟家准有一个淫荡漂亮的表嫂子……就连一些短打书也用了这一套。忠良之后被冤枉,不是义仆搭救就是结交绿林豪强,这才啸聚山林,逐步为全家报仇。文的就会进京赶考,武的就会进京上坟……这个文的进京也不会想起来去上坟,看来念书多了也不好,比如博士说相声……也不可乐!
被奸臣发现,发兵破山,兄弟失散,再次逃难、招亲……最后全家昭雪。皇帝还是好皇帝,官家还是好官家。
三侠剑
传统故事里袍带书,这样的公子逃难、复仇的常见,甚至太子走国;倒是短打书没有绿林复仇的故事,多见于新式武侠小说。传统短打一般起于公案,侠客要保护一位清官老爷,平山破寨捉拿贼人。一般都是贼人盗宝,侠客追拿,跑到一山一湖一海岛,总有维护的,就开始破山打海岛,打完了贼人肯定拿不到,又跑又追,没完没了的一山一湖一海岛的追啊打啊跑啊追啊打啊跑啊……这里的套子公式就是破阵、几阵赌输赢,破楼破亭子破消息,请设计师。夹杂着少侠招亲,主角(书胆)被*,大摆人头会,真假主角,还总有一个要饭的或者破老道跟着捣乱,暗中保护主角。
三侠剑
这个短打书的人设配备,书胆大侠,有一个轻功很好的瘦猴朋友(师兄弟),有一个傻子师弟力大无穷刀枪不入,一文一武,左辅右弼。袍带书呢一般都是老道军师和一员猛将,武侠不需要太多的文化水准,有一个能说会道的就行了!《雍正剑侠图》其实也是这样的,一开始是四王爷,后来是年大人,也是这个套路,多少有点变化;《三侠剑》呢使用了“复仇”这一概念,但是不是书胆复仇,用复仇做引线,还是盗宝、追贼,其实更俗于此套了。将伯芳住在义兄家中义嫂不良,也是公子投亲的公式……然后就是跑啊追啊打啊跑啊……都追台湾去了,下回我说《三侠剑》我补上新马泰,也让胜老明公出回国门。《火烧红莲寺》就有东洋剑侠、西洋剑侠嘛。
基本上评书的公式有这么几句口诀,“想谁不见谁,怕谁遇见谁;攻不完的山、破不完的寨,不是丢大人就是丢官印,皇宫随便盗宝,公子到处招亲;忠良总是被害,奸臣必是皇亲。”
此正是:
说真就是真
说假就是假;
说到热闹处,
真假两不分。
(评书演员 王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