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太行山上,曾有愚公在此移山。高高的太岁山上,曾有英雄在此修渠。如果你到过这里,恐怕根本无法想像在这些悬崖峭壁之上,当年的人们是如何将一条宽8米、深4米,长达70多公里的水渠架在这耸入云天的万纫绝壁之上的?我辈除了发出一声声惊叹之外,更多的可能就是崇敬了。
电视剧《红旗渠》自播出以来,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以泪洗面、感动无比。我一边为林县老百姓们当年的艰难生活深感同情,另一方面又被红旗渠建设者们的动人故事所折服。吴念祖作为红旗渠的总设计师,仅仅一二十岁的年纪,一毕业就扎进了火热的修渠大战中。从剧中看到,比林*为修渠而更上心、着急的,可能就是吴念祖了。一个毛头小伙,放弃了优越的条件,至少自己家乡各方面都比林县强许多,但他为了林县人民吃水问题,在林*的邀请之下来到了林县,把自己所学所长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了林县和林县人民。
太岁山工程是整个红旗渠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自从上次回家看望母亲回来后,发现工人们不懂图纸,未按图施工,做了大量无用功和无效功,差点让工程毁于一旦后,他再也不敢轻意离开现场了。但事情就是偏偏这么折磨人,正当太岁山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时,念祖的老家打来电话,说自己的母亲过世了,此刻的吴念祖,不知心中有多么的悲痛了,正如孙士厚所说“都是娘生父母养的”啊!念祖瞒着所有人,一个人来到悬崖之上,跪拜黄土地,朝着家的方向三鞠躬,泪水止不住流:“娘啊!儿子不孝了!”他撕声裂肺的呼喊让电视机前的我心都碎了。吴念祖是家中的独苗,自己的母亲生病时,他为了工作和修渠大战,忍痛离开了母亲。自己的母亲去世时,他却未能见他最后一面。在组织上再三劝说下,他才回到了老家,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母亲的遗像前,悲伤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吴念祖抱着母亲的骨灰连夜赶回了工地,将母亲与妻子葬在了一起,也算是了却了婆媳终将在一起的心愿。(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抄袭者可耻)
看到这些桥段,真正让人感到了当年工程建设者们的无私和伟大,真正感到了林县老百姓们的企盼和愿望。吴念祖是一名中专生,能够在这样重大的工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且整个工程的成败都系于他一身,是十分不易的!不知要付出多少现在人们无法想像的困难和心血啊!为了这条百姓心中盼了上千年的水渠,他在剧中失去了两位亲人,这是十分令人感动和难能可贵的。伫立在电视机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默默地为这些伟大而可爱的英雄们致敬!
吴念祖是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乡白庙村人。因家乡灾荒,7岁随父母到郑州讨饭,靠卖水维持生活。长大后,他考入了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水利局工作。红旗渠建设开始后,他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为了尽快绘制出红旗渠施工蓝图,确保工程顺利动工,他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不畏艰险、爬山越岭、实地勘测,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天工作到深夜。在短短的时间内,拿出第一本蓝图《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在渠首拦河大坝修建过程中,挖了一米深,被水淹没,吴念祖赶到工地,寻求解决办法,又制定新的方案,解决了施工困难。他发现大坝的隧洞有几处裂缝,当即和民工研究防险办法。为保证施工安全,他把原设计的"单孔洞"改为"双孔洞",这样既能缩小洞顶跨度,又能确保隧洞更加坚固。有一天,他听说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出于对人民群众安危的高度负责,吴念祖亲自深入洞内察看险情,不幸洞顶坍塌,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终年27岁。剧中后续中将会有所展现。(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抄袭者可耻)
电视剧《红旗渠》中,吴念祖是当初红旗渠工地少得可怜的科班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他设计出的红旗渠被称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特别是当年自己亲自沤心沥血设计建造的“青年洞”“双孔洞”“空心坝”等工程早已成为探寻红旗渠精神的“打卡地”。(本文版权属《今日头条》小米粒故事,《今日头条》独家首发,抄袭者可耻)
马上就到18集了,红旗渠的故事正不断地向前推进,太岁山已将正式开始劈山动土,最艰难的工程就要开始了。悬崖之上、峭壁之间,一代林县人把自己的生命与林县的命运绑在一起,悬空作战、挥锤舞铲,将在此上演人间最精彩的大戏,一代共产党人将在这里创造出令世界所惊叹的人间奇迹,建议密切关注!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