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夏国祚800年而入春秋;大衍收春秋乱世而一统天下300余年,天下遂划分为三十四州。及至大衍末年,官匪横行,民不聊生,天下英雄揭竿而起,开启了战国百十年的序章。又到战国末年,七十二国群雄兼并,天下四分。
南盛雄踞中原,占有九镇十三州,人口最多;北燕夺下六处险峻关隘,占有十一州及北寒之地,面积最大 ;出云东守西征,占有七州之地且抚羌胡十六族,举足轻重;而夹于三国之间还与戎狄交界的中山国仅占夏州半州之地。
先说到南盛朝,盛太祖皇帝萧观浮,年号扬武,原是樊州布衣,战国末年率领友亲九人占县而起,奋十三年雄烈,开大盛万世基业。立国后这友亲九人均因战功被晋封为王,又因立国之初边境局势不定,这九人封地均在南盛边疆,既是犒赏也为镇边。这九人也就被世人称之为镇边九王,之前的崇州、青州以及半个夏州均划入九镇之地。
镇边九王:辽王萧诀、燕王赵六极、晋王张明、秦王萧复顾、夏州王马无良、兰州王陈怀、蜀王萧载、滇王彭南羲、广陵王萧太合。
边疆九镇:泰北、烟云、长陵、咸安、宁集、玉门、崇阳、黄峡、南平。
盛太祖御极十二年崩,其嫡长子早逝,嫡次子萧冕登位,年号弘文。弘文七年,萧冕病重,招其同父异母的长兄,即太祖庶长子广陵王萧太合入朝顾命。萧冕崩,萧太合晋封摄政王,辅佐萧冕十三岁幼子萧惟愉登基,年号泰安。萧太合之子萧迹承父爵广陵王,坐镇南平。坊间有传言道“太祖有庶出,一门封两王;一王压朝堂,一王镇边关;庶子为孙计,广陵世袭生;今朝权倾世,死亦复为安。”
泰安二年,南蛮反乱,滇王彭南羲、广陵王萧迹分兵镇反,斩匪首四千余,传捷报入朝。萧惟愉越过摄政王下诏:镇边无道,乃致反乱。滇王彭降爵一等,由一等王降为二等王,降封滇南王;广陵王际罚俸半年,静思己过。
此诏一出,天下震荡,至此人人皆知小皇帝削藩之念。安定二十年的大盛,边疆局势再陷混乱。
再说北燕朝。大衍末年,灰衣军攻入朝都,大衍皇室被屠殆尽,大衍亡,战国起。襄州太守慕容骐骥拥兵自立,自号燕王。后经两代二十余年奋战,收得襄、吉、蒙、幽、并五州之地,慕容骐骥之孙慕容鹄骛建制立国,国号大燕。追封慕容骐骥为大燕太祖武皇帝。
至战国末年,北燕已历七世,坐拥中原十一州且往北境拓展,将广袤的北寒之境皆纳入疆土,成为四国疆域最大的王朝。其所占据的天门、山海、夫子、九重、巫、荡川等六关成为敌国入侵其境内的不可逾越的天堑。
慕容昭南,慕容骐骥九世孙,南盛弘文三年登基,年号黄龙。黄龙四年,南盛弘文帝驾崩。慕容昭南联合中山、戎狄,陈兵百万于燕盛边疆,南盛辽、燕、晋、秦、夏州五王联合发集兵令,摄政王萧太合于朝募兵二十万发往燕盛边关,双方交战一触即发。
后出云联合羌胡十六族发兵三十万至出云与戎狄、中山边境,迫使戎狄、中山退兵。北燕独木难支亦随即返兵入关,一场大战随之消弭无声。
接着说到出云朝。灰衣军灭大衍之后,大衍梁氏皇族在外还有两大势力:一为盘踞蜀中的屏阳郡王梁神佩;另一个为占据东南的镇江王梁邠歧。
灰衣军灭衍之后很快因自身内乱分崩离析,其势力多被各地武装剿灭吞并。隔年,镇江王梁邠歧携六州自承大衍血脉称帝,年号元光。然前衍各地实权人物多不买账,元光三年福、徽二州太守叛衍,元光帝死于乱军之中,东南一带再陷混乱。
而西蜀梁神佩竭力寻找衍末帝子孙,仍奉末帝年号绍泰。绍泰十七年,即大衍亡后七年,探报得知末帝最后的遗孤流落西塞已于一年前身殁。梁神佩受百官拥护仍不愿称帝,自号云王,意有大衍皇脉已断,自己漂浮无根的感叹。其后三十年,梁神佩东征西讨,致力于恢复大衍江山。然大衍气数已尽,民心散失已久,业已无可为矣。
梁神佩死后,其孙梁涤世承继王位。第二年,统六州称帝,国号出云,年号顺天。追尊梁神佩为出云太祖皇帝。
顺天九年,在羌胡十六族的助兵下,梁涤世拿下肃州,往后六十余年至战国结束,出云国版图再未有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