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中弑兄*弟逼父,这才顺利即位为君。不但是他对这一段历史讳莫如深,就连史家出于“为尊者讳”的规矩,也尽量不去触及这一敏感话题。但事情既然发生了,也无法完全回避,最好的办法无过于找一个替罪羊了。
于是,在李渊和李世民之外找一个替罪羊来承担“玄武门事变”的责任,是历代史家的一致认识。权威史料《资治通鉴》率先将过错归咎于李建成,其他人只好另辟蹊径了。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后,唐初名臣杜如晦躺枪——“究其兄弟之争,始由如晦与建成家人争道有隙,稔成其祸。至于同气被诛,高祖见逼,其事皆出于如晦。”
原来,酿成玄武门事变,兄弟阋墙父子相逼,最初的导火索居然是杜如晦和李建成家人争道!一起不打眼的交通意外,居然会改变整个大唐历史?这个说法,相信会跌碎无数国人的下巴。
历史上虽然有“房谋杜断”的说法,但杜如晦的名气远不及房玄龄大,更不及犯颜直谏的魏征多矣。即便杜如晦如此低调,但还是被火眼金睛的史家从故纸堆中扒拉了出来。仔细琢磨之下,杜如晦对唐王朝、李世民的重要性,还真不是随便哪个人可以取代的。
杜如晦出生官宦之家,从小聪明伶俐, 青年时即志向高远。隋炀帝在位时他到吏部候选,吏部侍郎高孝基一见之下, 就认定他是国家栋梁之材。哪知道,吏部主官不作此想,只给了杜如晦一个滏阳县县尉的小官。杜如晦没有赴任,转而投奔了太原李渊,
在秦王府做了兵曹参军。
随着王世充、窦建德等敌对政治势力的逐一覆亡, 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对储君之位的争夺日趋公开化。为巩固皇储之位,李建成想方设法削弱李世民的势力, 千方百计要将李世民秦王府里的人分流外调。史书中有意将李建成说得十分不堪其实有失偏颇, 李建成目光如炬,他首先想到的清除对象就是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只要除掉这两个人,其他人就不足为虑了。
于是,齐王李元吉秉承他的意志到李渊那里, 编造了些理由请求将杜如晦和房玄龄调出秦王府。李渊也知道两个儿子已经势同水火,为了保证朝堂政权稳定,同意了李元吉的请求,决定将杜如晦调任陕州长史。
这时候的李世民对杜如晦的重要性认识尚不足,未经考虑就同意了。房玄龄得到消息后非常吃惊, 慌忙跑去对李世民说: 秦王府人才济济不假, 调哪个人出去都不足惜, 惟有杜如晦不能离开。如果您只愿意当秦王, 那么现在就可以让他离开;假如您有四海之志, 那么除了杜如晦之外就没有其他人能帮助您成功了!
李世民闻言大吃一惊: 不是先生说, 我差点失去这个人才啊!于是赶紧上表, 坚持将杜如晦留了下来。
从此, 杜如晦随军参赞机要,与房玄龄成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多谋,但却优柔寡断, 每次有了谋划却又拿不定主意, 必须要等杜如晦来作决定。杜如晦从小做事情就坚决果断, 因此房玄龄出的主意, 拍板决定实施的总是他。
随着唐王朝政权的进一步稳定, 李世民兄弟之间的最后摊牌已经无法避免。杜如晦看到太子李建成必欲置李世民于死地, 几次三番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然而李世民却硬不起心肠,总是不能痛下决心。
太子李建成也知道要除掉李世民, 势必先除掉房玄龄和杜如晦。在他的一再请求下, 李渊终于下令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了秦王府并遣返回家, 而且下旨令二人不得再跨进秦王府一步, 违令则处死。
逐离房杜二人后,李建成准备将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敬德等人也调出去, 彻底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世民得知消息后,也意识到处境越来越危险,再不抢先下手,那就真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放手一搏,然而如何行动呢? 李世民心中又没有成算。危急时刻,他急需杜如晦、房玄龄二人为他出主意想办法。李世民派长孙无忌去请房杜二人进府商议,但房杜二人不约而同的拒绝了,理由是他们已被遣返回家,如果听从召唤进府, 那就是抗旨。抗旨是死罪,他们不能拿身家性命开玩笑。
长孙无忌回去复命, 李世民当时就急眼了,立即解下身上佩剑交给尉迟敬德,下令道: 如果二人再推三阻四, 就斩了他二人!
房玄龄与杜如晦也并非真的不敢再进秦王府, 不过是担心李世民还在犹豫不决罢了。见尉迟敬德提了剑来, 知道李世民这次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便马上易容化妆成道士模样,潜入秦王府。
正是在杜如晦、房玄龄二人的运筹帷幄、精心策划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掉了同胞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继位为君后,杜如晦和房玄龄一道, 检点前朝政治得失, 制定了新的典章制度,为大唐盛世贞观之治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
从怂恿李世民弑兄*弟、逼父这些事情来看,说杜如晦是玄武门之变的罪人也并非全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