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何找到通向观众内心的路?
现实主义题材回归主流视野,制作者将目光聚焦中国家庭,其布局思路也反映出家庭剧的发展趋势。
就现实生活题材剧而言,因侧重点不同,出现了题材到类型化的分化与过渡,包括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婚恋)剧、情景喜剧。
由于家庭人伦关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特殊地位和历史累积效应,以此为叙事重点的家庭伦理剧很自然地成为了大众偏爱的经典剧类。
1 80年代
80年代,家庭伦理剧以反映社会伦理、道德问题为主要内容。
从《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小人物的酸甜苦辣, 到《最浪漫的事》里点滴温馨, 再到《你是我兄弟》里时代变迁带给主人公的命运变化,这些电视剧以都市生活为背景, 以人伦亲情作为世俗性的文化诉求, 充分表现人性善恶的矛盾对立。
这一时期的家庭伦理剧女主符号修辞,大多呈现为概念式诗性符号,为“家国同体”的宏大叙事服务。
以当时热播的两部“家庭伦理剧”为例:《上海屋檐下》(1983年)、《四世同堂》(1986年),如果仅以剧名看,这两部剧可划归家庭伦理剧,但在文本叙事上,人物关系主要被放在抗战背景下加以讨论,重点表达的是家国同构的伦理主题,并不突出展示家庭生活和婚恋伦理关系。
2 90年代
1990年播出的《渴望》是中国家庭伦理剧的成熟和典范之作,从今天的视角看,《渴望》剧情比较简单,女主的性格塑造也因过于完美而略显夸张,但这部剧展示的日常生活气息,让在改革开放后处于价值观调整困顿阶段的中国民众倍感亲切,从而引发强烈共鸣。
1 “受难女神”式的传统道德符号
导演郑晓龙曾说:“我们几个人就先说定位,我们要拍一个女的。拍一个什么样的女的好呢?就是把一切善良都放在她身上,一切我们男人认为的美好都放在她身上,然后给她制造各种各样的磨难。”
剧中,女主刘慧芳被安排经历各种生活磨难,但善良美德始终不变。女主的功能在于传递和凸显各种传统美德。
2 寻找“我”之世界的社会身份符号
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社会转变。以《北京人在纽约》《还珠格格》等为代表,反映商业伦理、强调娱乐性的通俗剧大量出现。
中国首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也播出了,大名鼎鼎的“葛优躺”就出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