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避免亲手养出令人寒心的白眼狼?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父母不要再无条件为孩子牺牲和付出一切了。
首先就要在金钱的付出上权衡清楚。
比如,每当有朋友问我:我家孩子某一笔昂贵的教育开支,我要不要买单?我都会劝他们:慎重。先确认,你的孩子是否只是心血来潮,以及你自己能否承受这笔开支带来的后果。
包括买房这件事。做父母的能不能给孩子买房?我一个亲戚就买了,而且直接跟儿子言明:你以后结婚了,想加对方名字就加,不想加就不加,你自己决定。
亲戚之所以能够这么说,这么做,是因为人家家底厚,一套房子的钱,只不过是人家资产中很小的一部分罢了。所以,给孩子的这笔支出,哪怕打了水漂,他们也承受得起。
文章开头提到的老严夫妇就不同了。给儿子买房子的钱,是他们大半生的积蓄。一旦这个房子打了水漂,他们老两口整个的身家等于全搭进去了。这就是这对老夫妻最心酸的地方。
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曾这样说过:我们家庭的开支,可以有三分之一花在孩子身上,有三分之一花在日常家庭消费上,还有三分之一留作养老。
总之,在为孩子考虑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自己。
除了在精力与财力上需要克制自己的付出外,我们日常教养中,也需要早一些邀请孩子参与到我们的真实生活中,来支持和帮助我们。
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油瓶倒了都不扶”,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对油瓶视而不见。
孩子要自己开易拉罐,你一句“别弄,小心剌手”,从此孩子拿到易拉罐只会找大人;
孩子要帮你擦地,你一句“一边去,别捣乱”,从此他就会把“帮大人忙”定义为“捣乱”;
孩子自己洗袜子,你又一句“别浪费水,你洗不干净”,于是孩子脱了袜子内裤,只会扔到盆里等你搓;
……
很多父母平日里从不向孩子提要求,不告诉他们如何帮助我们,完全地给孩子搭建一个被过滤的、类似真空的生活环境。但同时,又暗地里期待孩子能够懂事。
于是当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却表现得不够体贴时,父母难过地说,这孩子白养了,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这样指责孩子,当然是不太公平的。
父母平日就要给孩子机会,去承担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去表达对身边人的爱,去感受到自己是个“有用”的、能够担当的人。
我们当然理解为人父母的心。作为父母,哪怕掏空一切给孩子我们也心甘情愿,但请谨记:做父母的,不用爱孩子爱到一百分。
当我们给孩子百分百的满足,孩子就变得难以快乐了。就像一个喝水喝多了的人,他看见水都觉得嘴里泛酸。相反,一个口渴的人,他在得到水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满足。
一百分的爱,如果我们拿60分给了孩子,那么剩下的40分,留给自己吧。
我们把自己过好了,孩子才放心,也才有机会以我们为榜样,过上一种自尊自爱的生活。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如何还期待孩子的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