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单着不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而是挤不出时间、匀不出闲钱、费不起心思。
一个每天被996折磨到欲仙欲死的社畜,连睡到自然醒都是常年不敢想的奢望,你让他去谈对象生小孩?
一个背井离乡打散工的人,要在大城市买个偏一点的房子都需要几十年不吃不喝,你让他去谈对象生小孩?
家中长辈缠绵病榻,下了班就要连轴转赶去医院照顾、回到家已经是夜里的普通人,你让他去谈对象生小孩?
也许他们本人是有这个意愿的,但现实生活的重量足以把这个轻飘飘的幻想给压碎。
落到实处的措施现在阻碍年轻人生小孩的最大原因,就是生活的重压。坚定不生小孩的年轻人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奋斗到三十多岁才有一定的财富和时间资本去考虑找对象和繁育下一代,这个过程强求不得,强求了也没用,更遑论强求的资格尚且存疑。
曾有人口学专家提出建议,说让年轻人每月都交一部分钱存入繁育基金,等生了小孩再取出来用于其开销,否则就只能等退休了以后再把繁育基金账户的钱退还。这一建议刚提出来,经过多家媒体扩散后,就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一致批评和反对,这么激烈的反弹值得我们深思。
因为这种措施一旦实施,其实质上就是花年轻人自己的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政府并没有给到任何补助,反而推卸了责任。
如果不生小孩的人,还得每个月交钱到繁育基金账户,等到退休才能取出来,这无疑是给本就因生活压力大而不愿生小孩的年轻人帮倒忙、给他们火上浇油。
这个建议的不合理性,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显然是一个惩罚性的政策,对于不生小孩的人变相施以罚金——账户里那么多钱在退休后才能取出,鬼知道几十年后账面资金已经贬值成什么样了。
惩罚性政策本就不可能作用于普遍公民,更何况是生育这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这种政策的政治导向就是错误的,惩罚性政策作用于不生小孩的年轻人,传达出的价值导向那就是政府强迫你生小孩,生孩子是你的义务,如果不生就要受到惩罚。
这显然不合理,政府也不会采纳这样的措施。参考之前的超生惩罚,那时候的导向就是不能超生,才对超生家庭采取惩罚措施,如今是绝不能对不生小孩的家庭加以惩罚,两者的性质截然相反。
生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生不生,生几个,都该是公民自己决定,政策只能予以导向和扶持,而非限制。
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被问及“不生孩子的人是自私的”这样的观点是否认同,但他回答说我自己的家庭也没有孩子,生孩子这件事要交给公民自己来决定,但我们要为想生孩子的人提供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且不论安倍晋三这人,单说这言论,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想让年轻人生孩子,绝不能采取“惩罚不生”或者类似举措,这样的导向和传达出的价值观是错误的。政府应当切实为年轻人减负,生活压力的放缓才能让更多有意向生育的年轻人敢生、愿意生、生得放心。
就业问题,物价问题,养老金缺口,都是需要这一代、下一代人民去背负和承担的,如果在生育问题上继续为他们增添负担,不合适、不合理,也不合人情。
生育问题不是一个割裂的、单独的问题,它涉及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一个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远比政策的鼓励来得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