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柯普,我们讲了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判断宝宝穿衣是否足够。
穿衣,虽然有“美”的目的,但毕竟最基本的还是保暖、保持体温。
不过,如果宝宝生病发烧了,穿多一点好些还是少一点才合适?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发烧是怎么回事。
发烧,就是体温升高了。之前介绍过,我们人类作为高等的恒温动物,平时我们的体温是保持相对恒定的,这个体温最适合体内的酶发挥它们的催化活性,有利于各种生物电的传导,等等。我们体内有一个精密的系统来调控体温,生病发烧,就意味着这个系统出现了问题。
爱泡茶的朋友应该有体会:电热水壶会自动保温在设定的温度如80度,低于这个温度就会自动加热,高出这个温度就暂时切断电源。体温的调控也是差不多这个道理。
人体的温度感受器有两套: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和肌肉,皮肤的冷感受器多于热感受器,温度低于30度时会产生冷觉,35度左右会产生温觉;中枢温度感受器则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丘脑、脑桥、延髓以及大脑皮层),有两种神经元,热敏感神经元在感受到“热”时会放电,冷敏感神经元在感到“冷”时会放电。大脑皮层当然可以接受皮肤温度感受器传送来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皮肤感受外界的冷暖。下丘脑的温度敏感神经元不但可以感受局部的温度变化,也接受外周传来的温度感受器信息。一阵冷风吹来,你不但通过大脑皮层很清醒地感知到“冷”,还会在心底升起一种“寒意”,这种感觉不会被你的意志所控制,因为不是大脑皮层的感觉。
中枢热敏/冷敏神经元相互影响一起设定一个温度(体温的调定点),平常状态下,两类神经元就产热散热进行微调,使实时体温在调定点附近窄幅波动。当温度出现明显的变化,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感受到局部温度变化和接收到外周传入的冷暖信息,就会发出指令,通过交感兴奋、血管舒缩、能量代谢、发汗和肌肉颤抖等调节产热和散热,改变体内的温度,以维持调定点的稳态。
发热毕竟是一种病态。有两类发热,少见的一类是外界的温度已经突破体温调节的能力,出现超高体温,比如中暑,这种发热是会“热死人”的;最常见的一类则属于体温中枢调节的问题(调定点的改变),这种发热本身是不会“热死人”的,当然,引起发烧的疾病本身倒是有可能会致命。内毒素等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中枢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冷敏感神经元发出大量冲动,体温调定点上调,中枢发现现实温度低于调定点温度,“认为”你冷了,随即命令血管收缩、骨骼肌颤抖(寒颤)以产热、保温,同时你会感觉到内心的寒意(畏寒),直到体温上升到新的调定点,此时中枢会“觉得”你不冷了,畏寒、寒颤消失。如果致热原的刺激作用减弱,热敏感神经元又“觉得”你温度过高而放出冲动,命令血管舒张、出汗,赶紧散热,这时你会感觉浑身潮热、出汗。
所以说,发烧是因为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发生了改变,你的冷热不是大脑皮层能够左右的,最终烧到几度取决于调定点的设定,企图以“顽强”的意志来对抗是徒劳的!
顺其自然显然更明智。
体温上升期,我们可以采取措施使体温尽快达到调定点,捂被子、喝热水显然有利。疾病状态下,调定点动态变化。调定点回调后,实时体温超过调定点,身体开始散热,此时衣服穿少一点自然有利于体温下降。
医学当然不是完全被动的,否则医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不能直接干预体温中枢的调控,但可以用药物来改变体温的调定点呀!可能有朋友已经想到了,常用的退烧药,就是改变体温调定点的。口服退烧药之后,调定点降低了,体温上升就会临时终止,或者提早进入散热期。可能又有人会担心,退烧药会不会导致低体温?这个倒不至于,退烧药可以下调升高的调定点,但不会影响正常的冷/热敏感神经元的平衡。退热“过猛”有时候会出现的“低体温”,只是因为发汗过度导致体表体温低一点而已,体核体温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宝宝发烧时应该穿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答案是不要多也不要少,既要多也要少,该多时多该少时少。如果宝宝头开始热而手足很凉,或者大一点的宝宝自己说“冷”,或者正在寒颤,此时属于体温上升期,应该穿多一点盖厚一些;如果宝宝体温已经升高并且手脚热起来或者自己说“热”,说明该到散热期了,这个时候就不要捂得那么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