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作家苏雪林一生只结了一次婚,从未离婚,她和丈夫张宝龄的婚姻持续了近四十年,可是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三年。苏雪林和张宝龄在1925年结婚,1961年张宝龄病故,三十六年的婚姻生活只有结婚头三年在一起,后来就散多聚少,长期分离。
苏雪林和张宝龄是包办婚姻,这门婚姻是由苏雪林的祖父和张宝龄的父亲定的,前清浙江瑞安县令苏运卿将16岁的孙女苏雪林许配给富翁张余三的儿子张宝龄。
张宝龄出生于1897年,原籍江西南昌,但是他父亲在上海经商,因此认识了在上海当寓公的前清县令苏运卿,两人投缘,结为亲家。
身为富家少爷的张宝龄并非不学无术,他也是知识分子,个人条件优秀,不能说他配不上苏雪林。张宝龄曾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后来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造船专业。
当苏雪林在法国留学时,张宝龄在美国留学。受过新式教育的才女苏雪林很是抗拒包办婚姻,后来和未婚夫张宝龄通信,发现两人的性格不合,就写信回国给父母要求退婚。
苏雪林的父亲不但没有答应,还写信训斥她。在母亲的眼泪下,苏雪林答应嫁给张宝龄,这时是1925年。婚后他们在苏州和上海都居住时。
张宝龄在苏州东吴大学执教,苏雪林则在景海女师之聘出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苏雪林和丈夫张宝龄返回上海,她在沪江大学教书,后来又和丈夫一起重返东吴大学教书。后来他们就各奔前程,长年分居。
苏雪林随武大到四川后,就和丈夫张宝龄失去了联系,张宝龄到昆明后却不给给苏雪林写信。后来苏雪林给上海的公公写信,才得到张宝龄的地址,然后武大把聘任书寄给张宝龄。张宝龄就从云南赶到四川的武大任教。双方在一起了一段时间。
1949年的夏天,苏雪林离开大陆到香港,后来到台北任教并定居,而张宝龄却留在了大陆,直到他1961年病故,也没有和苏雪林再见面。
苏雪林和张宝龄的婚姻生活是不愉快的。张宝龄虽然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可是他思想人保守,认为妻子应该当一个贤妻良母,擅长做家务就行了,不必有才学。可是苏雪林连个青菜豆腐汤都不会做,这让张宝龄很不满意。
而张宝龄也满足不了苏雪林的浪漫情怀。有一天夜晚,他们夫妻一起散文,看到月光皎洁,苏雪林沉浸在良辰美景中,就对张宝龄说:“亲爱的,你看今晚的月亮多圆啊。”张宝龄却不屑地说:“还没有我画的圆规圆。”
这一句话就把苏雪林的诗意给破坏了,这就是理工男和文艺女的差别。苏雪林和张宝龄都不爱对方,也没有子女,可是他们却懒得离婚,都把精力放在事业上,也没有外遇。
后来苏雪林寿至一百零二岁,她的一生几乎都独身没两样,有丈夫等于没有。张宝龄到晚年时,才想到苏雪林的好,可是他们再也不能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