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夹钟清”钟,此钟原为宋徽宗朝所铸“大晟”编钟之一。
明清时期,除了戏曲等音乐形式的大繁荣,中国民乐的乐器也奋力进取,站稳了“流行”高地。尤其是随着多民族的融合交流,许多少数民族乐器与外来乐器突破了昔日藩篱,大大方方进入中国民乐的大家庭,一时间,响彻草原的马头琴声,陪伴雪域同胞的根恰弦乐,还有“发家”于军中的嘹亮唢呐,飘洋而来的“杨琴”,众多新鲜血液汇入中国民乐,激起传统乐曲新的生命活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乐器的极大丰富下,新颖的器乐组合与合奏,成为了这时期民乐新的“生长”风口。比如,流行于明代江苏南部的“十番锣鼓”,就以乐器组合灵活,节奏变化复杂著称。演奏过程中,唢呐、曲笛、笙、箫、二胡、板胡等“丝竹”配合着鼓、锣、钹、云锣等打击乐,组合变化,交替重复,更番迭奏,乐音流转间,尽是饱满的情绪涌动。这种潮流一度“波及”佛门古刹,比如北京智化寺的“京音乐”和流行于山西五台的“八大套”,都是由寺庙保存的古老器乐合奏形式。其中的“八大套”整整包含八个大型整套器乐合奏,每套由多首曲牌按照固定顺序连缀演奏,明清时被五台山青庙音乐吸收保存,运用于禅门佛事赞偈仪式的演奏。
德化窑白釉瓷箫,明。来源/故宫博物院
可见,凭借着丰富样式与过硬实力,中国民乐本身就是潮流的缔造者,年年岁岁滋养着国人的视听。正因此,不久后,置身时代潮涌的中国民乐才能拨开近代的新旧杂糅,落落大方地同西方现代音乐打起照面,探明转型、迈步乃至革新的方向。
不“守旧”,“并”西洋
虽然传统悠久,中国民乐却从不固步自封。早在晚清时期,面对随同传教士共同“东渐”的西方现代音乐,中国传统民乐已然开展了汇流东西的自我探索与革新。
当今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国粹京剧,就是典型的“探路者”。
京剧。来源/pixabay
五四时期,新文化精神如同阳光广为播撒,照亮传统艺术的进取新路。梅兰芳、程艳秋和周信芳等京剧大师直面潮流,大刀阔斧地改造传统剧目,不仅编演了大量的爱国戏,还创新改革京剧伴奏,引入二胡、月琴等新乐器与新的配乐手法。更为“大胆”的则是越剧的改革,尤其是盛行于1936年后的女班,主动开拓眼界,博采众长,在传统伴奏中融入西洋乐器,探索组建颇具特色的新型戏曲乐队。
大幅度的自我突破与改革,中国民乐心心念念的却绝非“追捧西洋”。相反,面对西方流行音乐文化的强势挑战,中国乐人已然有了更为长远的目光,立足寰宇天下,寻求东西文化的汇融之道,让音乐越过国界,共谱“世界之音”。1920年,中国音乐家郑觐文等就在上海成立器乐社团“大同乐会”,他们不但团结音乐家们研习、整理与发扬民族音乐,力求振兴国乐,更不忘“睁眼看世界”,吸收西方音乐以创建新型乐队,在大同乐会的会章中,他们骄傲地昭告世人:
“本会专门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促进世界文化运动。”
八音盒,现当代。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囿于时局动荡,郑觐文的雄心愿景无奈折戟。不过,如他同道的一批批中国乐人的努力,却为中国传统民乐种下了开放而广博的血脉基因,使其敢于闯入世界音乐之林,同流行音乐较量切磋,最终携手并行。
这种胸襟气度也成功传承,在现代中国民乐人的发扬下,催生了民族乐章与新潮流行曲的奇妙相拥。曾登上央视舞台的“五声潮音乐团”就做了这样的“摆渡者”。他们捍卫着传统中国民乐,同时接纳和学习现代流行音乐,掀起两种音乐风格的精彩碰撞,换回汉乐府《长歌行》在千年后的“新颖”亮相,也让国人的童年回忆《大风车》拥有了古朴传统的演绎方式。
有乐手认为,实现如此“融合”的秘诀在于“包容”,即以音乐为媒,联袂传统与现代,激活新的想象与可能。在他们的“改良”下,传统古筝向吉他“取经”,变为了十三根琴弦,拥有了全新的演奏风格。筝声流淌,古老的器乐却溢出了新奇欢快的旋律,让观众置身东西方的音符汇流,一时间忘却音乐的国界与分野,尽情享受乐声的美好与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