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到战汉古玉,阴刻线鉴定至关重要。
工具决定工艺,工艺决定工痕。春秋到战汉古玉的阴刻线,整体差别不大,细微之处明显,熟练掌握至关重要。
1、春秋阴刻线,可谓阴线的天花板。这与两方面息息相关,一是青铜砣具,由于青铜硬度较低,阴刻线没有那么深峻,阴刻线稍显宽浅,加上砣具效率没有战汉那么高,所以线条比较沉稳精细。
2、在接砣方面,春秋常为砣腰相接,看起来线条流畅,很少有明显的歧出。故呈现出“串串肠”的视觉效果。
3、春秋阴刻线,常在浮雕纹饰的边沿加刻阴线,也称之为“装饰线”,使纹饰更加立体,视觉效果好。
4、春秋阴刻线的严谨,直接决定春秋纹饰的繁密精美,这与春秋时期的“恢复周礼”有关。春秋礼制森严,加上儒家对玉器的大力推崇,玉工严谨制玉,一丝不苟,精美异常。
1、战国早期玉器阴线,接近于春秋;战国中晚期阴线,接近于西汉。战国出现铁器,并应用于玉器加工,使砣具更薄、更硬、更锋利。
2、工具的高效,带来工痕的流畅犀利,但是沉稳度也随之降低。我们说“慢工出细活”,工具快了,出产量增加,但容易浮躁。
3、战国“礼崩乐坏”,玉工的心态变了,严谨性降低,所以在阴线的精修方面,比之春秋,略显粗放。
1、汉代工具更先进,效率更高,更薄更锋利,出现“游丝毛雕”,其实就是太快了,有点收不住,说难听点,有点浮躁,赶工痕迹明显。
2、战汉玉器阴刻线,接砣特征为“首尾相接”,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断续不相连”的现象。
3、汉代阴刻线比战国更粗犷,边缘更加陡峭,接砣痕迹明显。
欢迎关注磊哥养玉,2022年,咱们一起在古玉鉴定的路上,携手前行。祝各位玉友新年快乐,虎虎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