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头鸭-拍摄于伦敦动物园
图中个体来自阿萨姆邦戈阿帕拉野外
有证据指在缅甸北部克钦邦的印多吉湖(IndawgyiLake)仍有粉头鸭栖息,2004年10月,有人在当地见到疑似个体并拍下照片。而在2017年,由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联盟进行的一次寻找该物种的探险也失败了,有证据表明,由于栖息地的退化,印多吉湖周围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减少。但当地猎人指出,在湿地中心有一些大型的、无法通行的池塘,这些池塘可能仍然有粉头鸭出没,但这些地区只能用无人机进入,但无人机在该地区是被禁止的。
至今:消失约69年
喜马拉雅鹑
Ophrysiasuperciliosa
喜马拉雅鹑又叫高山鹑,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鹌鹑。分布在喜马拉雅西部山麓,只见于印度西北部北阿坎德邦两个地点,目前全世界共有12件标本存世,均为1836-1876年之间采集的,野外最后一件记录是1876年在奈尼塔尔附近谢尔卡丹达山(Sher KaDanda hill )东坡海拔2100米处采集的一对雌雄标本。
喜马拉雅鹑标本
荷兰莱顿生物多样性中心
喜马拉雅鹑所有记录均见于海拔1650米至2400米,向阳处陡坡茂密的高草丛中,通常以8-12只小群体活动。
该种自1876年以后再无记录,相信在野外已十分稀少并可能灭绝,有报告指出在1945-1950年间,在尼泊尔的代列克区(Dailekh)和印度的库马翁区(Kumaon)有猎人曾猎*过该鸟,但1977年和1990年数次在野外的调查均未能重新发现该种。
至今:消失142年
东南亚
白眼河燕
Pseudochelidon sirintarae
图中个体1968年11月捕捉自邦博拉佩湖野外,随即送往曼谷饲养,不久后死去。
白眼河燕最初是由泰国鸟类学家KittiThonglongya1968年在北榄坡府的邦博拉佩湖(BungBoraphet)进行候鸟调查时,依据9件从专业捕鸟者手中购得的标本而命名的新种,其种加词是为了纪念泰国的诗通琳公主。此后一直记录很少,仅有1971年、1977年及1980年三次记录,1980年1月在邦博拉佩湖中心庙岛(Temple Island)观测到4只亚成体后再无记录,已知仅有12标本存世,均为1968年和1971年获得。
相信残存的白眼河燕数量应非常稀少,1996年和2008年分别在老挝及柬埔寨的搜寻均无果,近三十多年缺乏可靠的记录,怀疑缅甸北部和中国西南鲜有人迹的河谷地区将是该种最有希望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