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贝壳”展目前正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展览告诉我们:贝类物种丰富,分布广泛,大海中、江河里、山坡上、林荫下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贝类和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比如它们自古以来便是人们最常用的食材之一,据粗略统计,世界各地餐桌上的贝类至少有400种。还比如人们从使用贝壳作为交换的货币,到制作装饰物,再到贝壳收藏之盛堪与邮票收藏相较。如果你还没有参观过这个展览,那不妨先读一读关于贝类的文章,比如今天开始的这篇,读罢再来观展相信定会更有收获。
《贝壳和贝壳的制造者》刊载于《大自然》杂志1989年02期。这篇科普文章出自我国著名无脊椎动物学家、蟹类分类学专家、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杨思谅之笔。他为北京自然博物馆采集数万件标本,奠定了无脊椎动物库的馆藏坚实基础。研究之余,他也曾在《大自然》等刊物发表多篇科普文章,向公众和读者们介绍自然科学知识。杨思谅先生的生平故事与科学经历,敬请关注后续“峥嵘志”栏目文章。
下面,让我们聆听先生“讲述”贝壳背后的故事之一“贝壳的名字”。
“邮票上的贝壳”展 张一涵/摄
贝壳和贝壳的制造者杨思谅
自古以来人们似乎对收集贝壳有一种特殊的喜好。从周口店山顶洞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磨去壳顶的贝壳,不难推测,至少远在五万年前,人类便已经开始利用贝壳了。我国陕西斗鸡台汉墓墓葬内发现的文蛤,证明距今两、三千年前,人类就利用贝壳作为货币;《汉书·食货志》上还对不同贝壳的币值作了详细的记载。公元前七十九年,意大利的庞贝城被埋没在火山熔岩下。后来考古学家在挖掘庞贝城遗址时,从废墟中掘出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漂亮贝壳。可见早在二千年前就有人从事世界性的贝壳收集活动了。
山顶洞北京人遗址内发现的贝壳 供图: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到了十七、十八世纪,收集贝壳在欧洲已非常盛行,法国的国王、瑞典的皇后、奥地利的皇帝、撒克逊的亲王,以及俄国的彼得大帝等等,都曾不惜花费重金收购各种漂亮或名贵的贝壳。以致有个时期,北欧的海盗常抢劫海船上所运载的贝壳。直到现代,人们对收集贝壳仍然乐而不疲。到海滨游玩的人,有谁不希望拾到一枚漂亮的贝壳呢?人们对贝壳的喜爱还形于文字。人们常常把精彩文章汇集成册,把它们比作一枚枚精致的贝壳,冠以“艺海拾贝”、“科海拾贝”、“拾贝集”等等,甚至把一切珍贵的东西统称为“宝贝”,可见人们内心中对精美贝壳喜爱之深。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大多数人对贝壳以及它们的“制造者”的了解却又显得十分贫乏。有多少人能叫得出不同贝壳的名字?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它们来自何方?有多少人顾及贝类的生活?又有多少人想到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呢?……如果人们在收集、玩赏贝壳的同时,也收集一些关于贝壳的知识小品、趣事典故,想必将会对拾贝增添更多情趣。
贝币 来源:网络
贝壳的名字现在世界上已发现的贝壳已不下十万种。它们有的色彩斑斓,有的造型奇特,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除了食用贝类,如田螺、牡蛎、蛤蜊、河蚌、蚶和鲍鱼等少数种类能叫得出名字外,只能用“海贝”或“海螺”代表所有的海产贝壳,而以“蜗牛”称呼一切陆上的贝壳了。那么,我们在海滨上所见到的贝壳到底有没有中文名字?有没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的名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在动物分类学上,科学家把性质相近的种类归于同一“属”把性质相近的“属”归于同“科”。如果你想记住贝壳的名字,首先你该先认识一些常见贝壳的属名。好在这些属名大多数是根据形态、生活环境或是典故来命名的,非常便于记忆,按形态命名的有笠螺、玉螺、马蹄螺、锥螺、蛇螺、蜘蛛螺、骨螺、枇杷螺、瓜螺、鬓螺、榧螺、笋螺、芋螺、笔螺、梭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