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也叫赤松茸)因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便粗放,不加任何有机肥仅利用新鲜的农作物秸秆和林木废弃物即可生产,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口感美味,营养丰富,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已成为北京地区林下栽培的新兴重点菇种之一,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路径的同时促进了京郊农业绿色循环技术的扩展。
大球盖菇菌丝生产最适温度24-28℃,原基形成最适温度12-25℃,北京地区通常9-10月份接种栽培,翌年4-5月份开始出菇,为提升林地大球盖菇播种质量,确保后续稳产高产,北京市农技专家提醒菇农要把好以下六关。
把好菌种质量关
菌种要纯,可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菌龄控制在45天以内,外观颜色浓白,菌丝粗壮。
把好栽培原料关
大球盖菇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菌渣等。玉米芯、玉米秸秆等要清洁、新鲜、干燥、无霉变,作物秸秆切至3-5cm的小段,玉米芯应粉碎过15mm筛;木屑树种以无内脂的阔叶林为主,木屑使用量不超过60%。配料中加1%的生石灰。
把好基质水分关
大球盖菇发菌期对水分要求很高,水分过低,菌丝不吃料,影响正常生长;水分过高,菌丝易溺亡,会造成减产。生产上首先要做好培养料的浸水工作,让料吸足水分,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pH调节至7或偏高一点。
把好生产场地关
林地大球盖菇的生产场地必须远离污染源,要相对平整,小气候稳定,空间适宜农事操作,具体要求如下:
栽培场的选择:林地郁闭度为0.3-0.6之间,排灌便利,避风、向阳,有便利水源,土壤腐殖质丰厚。场地不宜多年连作,以免造成害虫滋生。
整地作畦:菇床建在两行树的中间或稍靠近畦的一侧,以便于操作。在栽培场四周开排水沟,沟深10-15cm,沟宽20-40cm,防止雨后积水。清理林地内枝条和腐殖质,露出地面,可取地表壤土堆放在旁边,以供播种完毕覆土用。采用高畦栽培,床宽90-120cm,中间稍高,两侧稍低,高8-12cm,长度因生产场地而异,以便于生产管理。
场地消毒:畦床在播种前3-7天应喷施500倍的氯氰菊酯*灭虫害,铺料前在畦床撒一薄层石灰粉,每平方米用量50-100g。
把好播种天气关
林地大球盖菇要避开雨天和高温时期播种,以避免菌丝受雨水侵染和高温热害。建议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播种。
把好播种技术关
播种采用层播穴播方式,铺料同时进行播种,第一层铺料离畦边约10厘米,铺10厘米厚,铺平压实,将菌种掰成鸽蛋大小,采用梅花点播法,打穴点入菌种,穴距10-12厘米,深度5-8厘米,两层的中间及周边点播菌种约占总用菌量的五分之二。第二层料铺8-10厘米厚,铺平压实后,余下的菌种均匀点播在料面表层,建议生产用种量为每平米0.3-0.5公斤。第三次铺料厚度为5-8厘米。完成播种及铺料工序后,要注意将栽培畦整理成龟背形,以利于排水,而后在畦面覆盖稻草或阔叶树叶等覆盖物,覆盖物表面再撒盖3cm左右预留表层壤土,以实现保湿防风。
养菌期间,建议选取2-3个点位插入温湿度计用于监测菌床温湿度,温湿度计探头埋入深度在5cm以上。如果堆温超过30℃,需减少覆盖并在中心部位间隔打孔以实现尽快降温。在湿度控制方面,以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为原则,应及时适时喷水。
供稿: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