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都是自己人,乖乖的,没事儿啊。”12月17日,北京动物园中美貘兽舍里,一位饲养员手拿一只鬃毛刷,一下又一下,轻扫着编号为11-2的中美貘的后背,顺势趴在它的耳边轻声说道。这位饲养员的身后,兽医胥哲和霍永腾站在兽舍外,一人抱着B超机,一人举着耦合剂,耐心地等待。而这只来自中美洲的雨林动物,就好像听得懂人话一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一心享受着温柔的“按摩”。
中美貘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来自中美洲热带雨林。11-2号是一只雌性中美貘,今年8岁,体长在1.5米左右,肩高在1米左右,全身深棕色,耳朵尖有一条白色的斑纹。和隔壁“邻居”一对比,就能看出,中美貘11-2的肚子大了好几圈,它要当妈妈了,体重已经达到了600多斤。饲养员说,这种貘的妊娠期是410天左右,每胎一只。
就算是资深饲养员,也只能从貘的体型上估摸,这只中美貘可能*6个月了,但谁也不敢准确地说出它的孕龄和预产期,也不能判断它肚子里的貘宝宝是否发育健康。于是,北京动物园的兽医们就打算尝试着给*的哺乳动物做B超,一方面看看胎儿在母体的发育情况,另一方面积累孕期数据,为之后饲养员判断“孕妈妈”处于什么孕龄、胎儿发育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黑色的是中美貘
两位兽医带来的是动物专用的B超机。主机像一台大号笔记本电脑,探头就像鼠标,与主机用电线相连,探头所到之处的B超影像都能在屏幕上实时显示。“貘可不会像人那样,知道自己要做孕检,乖乖平躺在床上等着,一开始,它也不干。”兽医霍永腾还站在笼子外,跟记者回忆起了第一次给这只貘做B超的过程。当时同样是在11-2的兽舍里,大家都进到了兽舍里,有的摆弄B超设备,有的准备耦合剂,有的安抚11-2。可没想到11-2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完全不让探头靠近。“后来我们分析,一是人有点儿多,它不适应了;二是耦合剂有点儿凉,它也不适应了。”又经过了一次失败的尝试,最终这只中美貘接受了B超机。另外,貘的皮很硬,一般有1厘米厚,一开始大家担心B超机穿不透,但后来发现貘的肚皮还相对较软,影像比较清晰。
今天是中美貘11-2第五次做B超了,似乎它已经明白饲养员和兽医们要对它做什么,所以完全没有表现出反抗的样子。只见两位饲养员走到这只中美貘的身后,弯腰同时用刷子轻轻扫着两只后蹄,中美貘两腿一弯,顺势坐在了地上。“今天状态不错啊,你真够给面儿的。”饲养员就像在跟一位老朋友说话,紧接着把刷子挪到中美貘的后背,又开始轻轻地刷起来。“它们特喜欢这样的挠痒痒,让它坐下就刷腿,让它躺下就刷后背和侧面。”这个招数果然奏效,还没到5分钟,中美貘就乖乖侧躺到了地上,饲养员一只手不停地在它身上刷着,另一只手招呼站笼外的兽医胥哲和霍永腾,示意他们可以进来了。
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耦合剂是经过热水加温的,胥哲将它挤在探头上递给饲养员,只见他右手刷毛,左手对准中美貘的下腹部开始慢慢探测。霍永腾则端着机器蹲在旁边,紧盯着屏幕,一边指挥探头的“行进路线”,一边截取着B超的影像信息。一会儿胎儿的脊柱清晰地出现在了屏幕上,一会儿B超机里传出胎儿血液流动的嗡嗡声。“我尽可能地多地截取信息,回去慢慢分析。”整个B超过程中持续了近半个小时,这只中美貘一动不动,甚至有一段时间都已经闭着眼睛快睡着了,而饲养员一直在不停地刷着皮毛,霍永腾一直保持蹲姿做着检查。
背上为白色的是马来貘
在马来貘馆,这里还有一只17岁的马来貘也*了,饲养员用了相同的方法,也顺利地为它做了B超。“动物*了,我们都是靠经验来判断。”饲养员说,但是由于没有技术手段,无法判断是否会胎死腹中,也由于没法儿提前预测预产期,不能精准地为“孕妈妈”做产前的准备,“如果能准确知道在哪几天生,我们就能为他们准备更好的福利。”
昨天,在黑麂馆,116号黑麂刚刚当了妈妈,负责照顾黑麂的食草动物三班饲养员说,多亏之前给它做了几次B超,大概能判断出一个相对准确的预产期,提前为这只黑麂腾出了静音效果最好的两居室,铺上了草垫子,增加供暖,得以让小黑麂顺利出生,现在母子平安。
刚出生的黑麂和妈妈
北京动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开始,动物园开始对孕期哺乳动物开展定期B超孕检工作,目前黑猩猩、貘、黑麂等动物都已经开始了。“其实这项工作不仅仅是用上了B超机,更重要的是这项检查建立在饲养员和动物之间非常牢固的信任之下才能开展。”未来动物园将向更多哺乳动物推广B超孕检,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动物福利和出生率。
叶晓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