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后期之后,全世界很多国家意识到DDT的危害之后就禁用了DDT,但是印度还在持续地使用DDT,那么在珠峰的冰芯中也监测到这种持续使用的信号。
除了DDT之外,在冰芯中我们也观测到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质,比如左旋葡聚糖是生物质燃烧的一个标志物,它的含量在2000年之后急剧增加。这根冰芯采自藏色岗日冰川,位于海拔6070米,它是用我们自主研发的设备钻取的,全长208米,是目前我们用自主设备钻取的最长一支冰芯。
喜马拉雅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我们知道这些南亚的燃烧污染物以及DDT污染物都可以传输到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那它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危害呢?
DDT污染物具有生物富集的作用,虽然在水体里面它可能含量非常低,但它可以通过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发生富集作用,最后富集在高等的鱼和鸟的体内。
目前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濒临灭绝,就是由于它的体内富集了DDT之后,蛋壳变得比较薄和脆,影响了白头小海雕的孵化过程,很多小海雕无法孵化和长成。
我们在青藏高原主要研究了野生鱼类对DDT的富集情况。青藏高原的鱼类非常特殊,长度15厘米的鱼就将近有25岁那么老,生长地非常缓慢。
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们对食物有很高的吸收能力,因为青藏高原的湖泊都是寡营养的湖泊,湖泊中很少有营养物质,一旦有物质进来,鱼类就会拼命地吸收这些物质,所以它的吸收能力非常强。在这样两个特点的影响下,我们发现青藏高原的鱼类对DDT的富集系数与北极熊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