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一个地下车位的建设成本多少钱可以搞定吗?开发商就花了一个宽2.5米长六米的弹丸之地,凭什么要卖到二三十万?
我们平时看到的地下车位,它也是有公摊面积的,包含了行车道、出入口的坡道、设备用房、柱子、墙角的无法利用的边角料,都是公摊面积,这些面积平均到每辆车的停车面积一般去达30到35平方米左右,平面图的分布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下图)。
地下室的建设成本要比地上的建筑贵很多,因为要开挖土方,要做植物工程,要排水。就钢筋来说,一个20层的房子,地上的钢筋含量可能每平米四十千克左右就可以了,地下室的钢筋含量往往就要超过一百千克。按保守估算,现在普通地下室的计然成本两千五一个平,直接乘以车位平均面积35平米的话,约等于8.8万个车位,这仅仅是普通的一层地下室,高层建筑,二层地下的造价比一层造价高出53%层几乎又翻了一番,一加一加一不等于三等于4.5。如果加上规范要求的人防车位的话,不管盖多大,多高等级的人防工程,落实到实际无非就是增加结构的配置,设备的配置,说到底就是增加成本。
这里笼统给个保守的,估算每平米增加200块,这么一下来,地下室的成本已经去掉差不多10万块,还有消防设备、通用设备、防水、排污、照明、地坪等等一系列的项目都要用钱,这里打包估算又要200多一个平,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费又要150一个平,把上面一系列的加起来,一个车位的直接成本已经接近了12万,如果再加上销售的费用、贷款的利息、行政的开支,最低的成本,一个车位怎么也得卖一个15万以上吧。
那为什么以前的车位售价只需要几万块一个呢?因为以前都是亏本卖的,以前开发商都不愿意做车位,因为车位不好卖。那为什么又要建呢?因为每拿一块地就会有一系列的规划指标,其中一个就是车位配比。可是很多人都会认为车库的成本已经分摊到房价上面去了,哪怕你不做车库,你要盖一栋大楼,也要挖地下室来稳固地基,车库只是顺带的,开发商卖车位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产品,但是你单独为房子做一个基础和把基础做成满足配比的车库,它的成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车库确实是花真金白银建设的,它的成本是客观存在的,过去几乎所有的开发商将车位的成本分担到商品房的成本当中。这跟我们消费者的关系并不大。车库的成本分摊到上面的住宅,或者不分摊到住宅,或者按一定比例分摊,仅仅是一个项目中各分子产品的账面利润率会发生此消彼涨的变化,跟我们消费者的关系并不大。
一个项目的总成本是固定的,即使成本的管理部将成本100%分到到上面的住宅,我们买房子也不可能获得免费的车位。反之,将车位的成本完全独立在商品房之外,购房者也不会因此而享受更低的房价。它的售价跟供需关系、周边的行情、竞品、地段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但跟成本的内部分摊方式没有关系。过去将车库的成本分摊到商品房的成本,是因为车位是个不盈利的孩子,是亏本的累赘,跟小区花园的公共设施一样,光花钱不能带来收益,所以干脆把它当成3 : 8成本的一部分对待。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汽车的保有量会迅速地暴增,几年前规划的车位配比通常都是1 :0.4,而近几年新建小区基本都是1 : 1以上,而且都能迅速的卖完,因为购车的门槛低了,路上越来越堵了,车位反而供不应求了,开发商自然不会再亏本的去销售,起码会让车位的售价跟成本相匹配,一个车位卖15万左右,某种意义来说真的是良心价了。
现在每年新车上牌的速度稳步上涨,只要你的城市原来新车上牌,就会产生一个车位的需求,而新车上牌的速度远远大于车位的新建速度,即便将来低于车位新建的速度,后者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填补现在的缺口,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
现在越来越大开发商将车位的成本独立计算,因为在很多一二线城市,它是一个盈利产品,他有他自己的成本、利润和售价。或许你以前经常会看到买房子送车位,但这都只是一个羊毛出在羊市上的营销策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