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吉,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从医16年,42岁的他对这份职业沉淀出更加稳重、更为长远的思考。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剑英 编辑高雪梅
手术中的田永吉
小儿神经外科,神经外科中最难驾驭的领域,被誉为“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北京天坛医院,以神经外科驰名,是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这里的小儿神经外科是该领域内全国创建时间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专科中心,成立于1960年。
田永吉,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博士,曾赴意大利、美国、比利时著名医学机构交流、学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共青团中央“向上向善好青年”、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从医16年,42岁的他对这份职业沉淀出更加稳重、更为长远的思考。
思行业:推动多学科协作
“不要问那些医生辛苦、为病人付出之类的问题。关于医生辛苦的表扬是很低级的。”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田永吉表示。虽然采访当天他需要在医院值班24小时,头一天休息日在送孩子上兴趣班途中被一通电话紧急拉到手术现场,第二天白天又有两台手术在等着他。
“暖男”曾是田永吉身上的一个标签,他耐心、细致、体贴病人,“医术精湛、服务态度好”是很多病人留言常用的表达。
不过,田永吉觉得,辛苦、服务态度好、医术佳等,适用于年轻大夫阶段。医生在不同阶段肩负的责任不一样,关注的事情也不一样,他现在更愿意聊聊正在力推的小儿神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这种模式由多学科专家围绕某一病例进行协作,综合各科意见为病人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这是世界医疗行业的先进理念,在国内小儿神外领域,田永吉是倡导并实践这种理念的先行者之一。
行业内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医生只管自己手头这“一摊事”,而病人和家属面对各个环节、各个科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经常像个没头苍蝇乱碰”。
“尤其外科,一般只管做手术,做完就不管了,后面都跟我没关系了。”田永吉说,多学科会诊模式是他这一辈医生要主动顺应、积极推动的发展潮流,他希望打通部门资源,实现病人治疗的整体决策。
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主动联络放疗科、化疗科,组成相对固定的团队,为小儿恶性脑肿瘤病人进行集体评估,实现全流程管理。因为恶性肿瘤在手术之后,放疗、化疗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下一步。
现在,每周二下午的门诊,田永吉都和化疗科主任联合出诊,为复查的病人一站式解决外科与化疗诊断。
其背后的理念是“病人利益最大化”,好处很明显:病人少跑路、少折腾,提高诊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就医体验。这和国内大力推行的“一站式政务服务”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手术做好是基础,可病人的整体生存率并不仅仅关乎手术本身。”田永吉说,“病人的生存质量高于一切,医疗工作要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
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
思职业:人文素养很重要
小儿神经外科需要面对大量开颅手术,儿童脑部娇嫩,所有手术都在放大率7~10倍的显微镜下完成,手术以风险大、技术要求高著称。
许多年轻医学生进入临床阶段后,对临床手术业务精湛的老师心生向往,存在“唯技术主义”思想。田永吉也曾经历过这种阶段,他曾训练自己在模拟显微镜下用筷子夹易拉罐里的黄豆,以提高双手的稳定性。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年少轻狂,就想挑个别人不会的。”田永吉说,“工作久了,就发现技术只占一部分,当然技术好是基础。”
他现在觉得,好的交流能力是一个外科大夫的必备素养,了解病人家里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期待值,在互动中让病人和家属安心。
他打了个比方:出租车司机不能只管开车,车辆干净、规划的路线好、服务态度好,甚至会聊天都是竞争力的体现,“功夫在开车之外,要更重视外科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而中国的家庭结构许多是421队形,1个孩子背后,站着2个父母和4个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送到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大都是危重病人,患儿身后是极度焦虑的家属;有的人千里迢迢赶来北京,人生地不熟,这里寄托着他们最后的一线希望。此时,温暖而有效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我知道你们在来这里之前,已历经磨难。”田永吉曾对一位患儿的父母说了这样一句话,令对方忍不住嚎啕大哭,奔波各地、几度被告知无法治疗、经济压力、身心疲惫……压抑的情绪因为这句理解而得以释放。
“医生有三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这是希腊医学先驱希波克拉底的名言,田永吉常用它来勉励自己和学生。
良好的沟通、温暖的态度能有效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难题,但即便是田永吉的团队,也难免遭遇困境。
前不久,田永吉为一个急症孩子做了手术,不想孩子术后出水痘,导致颅内感染,家属急了,对医护人员爆发出不满的情绪;虽然最后组织全院会诊,孩子脱离了危险,也得知原因是孩子班里有同学出了水痘,术后抵抗力差导致的并发感染,手术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家属心里仍有解不开的结。
“医生能力是有限的,医患关系紧张是多方面的因素,并不单纯是医生方面的问题,毕竟还有很多是目前医学解决不了的问题。”田永吉经常引用美国一位医生的墓志铭来解释医学的局限性:总是去帮助,常常去安慰,有时去治愈。
他很想对病人和家属说:你们找医生做手术,相当于你们是坐飞机的,医生是开飞机的,机长比乘客更希望飞机平稳着陆;手术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医生没尽职尽责,因为大家在同一架飞机上。
思科普:社会意识需重视
10月15日,广州的余先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回顾给孩子求医治病的惊险心路历程。他的孩子吃东西不好,被当成肠胃炎治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病情猛然加重,拍了片子才发现脑部长了瘤子,并有严重脑积水,一家人都懵了。
他们以最快速度将孩子送至天坛医院,9月30日在田永吉处做完肿瘤切除手术,10月14日顺利出院,度过全家人的至暗时刻。惊出一身冷汗之后,余先生反思:为什么会这么大意孩子的病情,为什么没有早点发觉,差点酿成大错?
他写道:“是的,孩子的一些早期症状具有迷惑性,而我们没有专业知识,缺乏警惕。但还有多少家长像我们一样正在大意中呢?有多少家庭也像我们一样,被突如其来的命运砸翻在地?有多少孩子也正像我们的一样,因为大人的疏忽而亟待帮助呢?”
文章引发田永吉的共鸣——他一直在力推儿童脑肿瘤科普,希望引发社会群体意识对这种病的认知,以及对这种病严重性的重视。
据介绍,儿童脑肿瘤占所有儿童癌症的近1/3,仅次于白血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儿童实体瘤。年龄最小的患儿不到1岁,且类型复杂,约五成的病例为恶性肿瘤。
但现状是,社会上绝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个病。田永吉说,相比之下,他有些“羡慕”白血病的普及度,有一段时间影视剧“偏爱”让主人公得白血病的桥段,无形中帮助这种病深入人心。
业余时间,他坚持做靠谱的科普,朋友圈大部分都是关于儿童脑肿瘤科普的文章和视频,还主持着一个叫“儿童脑有所依”的微信公号。
2017年,田永吉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挂职时,发起了“北京新阳光—儿童脑肿瘤公益专项基金”,致力于为云南的脑瘤儿童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救助。
2019年4月,由该基金支持的首例公益手术成功进行。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某山村建档贫困户家庭里,4岁男孩小旺的人生命运得以逆转:田永吉赶赴云南为其义诊手术,并由基金会提供3万元经济救助。
“给贫困患儿义诊做手术、捐款其实只是一个点,我们在做的是一个面。”田永吉说,每次去云南,除了义诊,还要给当地的医生讲课,“起码要让他们知道、认识这个病。手术你可能做不了,但要知道这样的病人往哪里转诊,给病人多一个选择;而不是直接下定论,说这个病治不了,贫困地区不少这样的例子。”
田永吉朋友圈里有一句重复出现的话:“坚持做靠谱的科普,帮助更多的小战士”,有过切身体会的余先生被这句话深深打动,决定加入科普行动,并协助基金会开展活动。他说,一台手术,拯救的是一个病人、一个生命,但靠谱的科普,能提醒和帮助更多的人,给更多生命以机会,给更多家庭以希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