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长跋)
(米芾众多的私印)
但不管米芾盖再多的章,从李世民到米芾,从唐至宋,这些印章大多还只是鉴藏印,其作用还是鉴定书画作品真伪或确定所有权的印,这跟书画作品本身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只有鉴藏印,而没有文人或书画家的落款印,所以,你看,在那个时期,就算极著名的画家如吴道子、书法家如欧阳询,诗人如李白,词人如苏轼,大家画画,写字,作诗词都落款署名,却并不盖章。
盖款章是后来的事儿。最早的落款印是杨凝式所书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钤盖的“凝式”印,如图:
(“凝式”)
落款印当然跟鉴藏印不一样,落款印是盖章者在本人创作的书画作品上加盖的印章。
落款印很重要,因为它间接催生了文人篆刻,因为文人要在自己的作品落款中使用印章,落款章不出色,对于文人本人来说,是极丢面子的事,因此,他们开始追求落款章的艺术性,并尽量讲究它与书画作品的统一协调。
又因为落款印可以尽情表达作者对自己书画作品的情感、志趣等内容,使落款印逐步向闲章发展,由此出现了各种“词语印”,印章的内容从此丰富了起来,既不受官印官职内容的限制,也不受所属权内容(比如名章)的限制,同时也不受鉴藏印的语句限制(比如某某收藏,某某鉴定等),后又因篆刻材料石质印材料的发现,文人们自己开始动手刻印。
所以,在石料出现之前,所谓的篆刻并不是完整的篆刻艺术(因为文人不亲手参与刻石),只有到了材料也成熟后的元明时期,篆刻才日渐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篆刻也因此以独立的面目走上了中国艺术的舞台。
所以,隋唐宋时期的印章史,很容易被后世印人忽略,但其间发生的重要事件也不少。所以,请大家不要忽略这段印章史,至少要注意以下几条:
1、唐宋印的特征,入印文字是小篆,或印面松散,或为叠篆匀满印;
2、蟠条印的来历;
3、鉴藏印的发展。
4、文人篆刻的萌生从宋末开始。
本周的十方汉印临本如下,请大家在学习篆刻史的同时,一定坚持临摹汉印。
61.大将长史(2.3厘米X2.2厘米)
(大将长史)
跟上一方一样,大字和史字似乎占印面小了,而将字与长字似乎占印面大了。这也是西汉印里满白效果白文印的代表,注意留意与东汉印的区别。比如,它的笔画并不方正,并没有把印面空间全部塞满……
62.宜春禁丞(2.4厘米X2.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