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子、丑、寅、卯、辰 、巳 、午、未、申、酉、戌 、亥。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
▼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对应生肖:鼠,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丑时•
▼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
对应生肖:牛,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