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的宗教很多人会想起印度教,同时也会在新闻上听到印度教教徒和伊斯兰教教徒之间的冲突,但想必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印度教,甚至受《西游记》的影响,以为印度信仰佛教,误以为印度教是佛教的另一个称呼,其实印度教和佛教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宗教。
印度教产生的历史更为悠久,古称“婆罗门教”,一直都是占有统治地位的(然而并不是世界性宗教),印度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的“佛国”,虽然佛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婆罗门教(现代印度教的基础)以《吠陀文献》为主要的经典(广义上讲还包括著名的《奥义书》),一直主宰着印度主流思想。咱们熟知的种姓制度就是婆罗门教最为著名的理论,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时期著名的“沙门思潮”,沙门思潮是对婆罗门思潮的反思,从一开始,佛教“天生”就是反对印度教大部分观点的。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并不顺利,即使在佛教最为繁盛的阿育王时代,信众也不超过总人口的20%,佛教和印度教从根本的哲学意义上是相互违背的,所以两教之间,历史上一直冲突不断,大多数时候,印度教还是占上风,到19世纪佛教的信仰人数不到2%。
说了这么多,再简单谈谈两者观点的不同,我不信仰佛教,只做简单介绍。印度教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梵我合一”,强调的是世界万物是一元的,就是“梵”,超越一般经验认知,超越各种形式的存在,组成世界的本源。而佛教对于这一点给予完全否定,佛教是“诸行无常”,核心观念就是万物不断运动、运动,而不变的只是变化本身。
印度教著名的“种姓制度”,婆罗门阶层最大的利益者,而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否决种姓制度,佛教争取的是种姓制度中刹帝利(释迦牟尼本人就算刹帝利)阶层以及吠舍阶层的支持,即行政贵族以及军功贵族和自由民阶层。所以,两者从阶级属性上面也是有冲突的。
佛教中没有神,而印度教是围绕神而建立的。其实想说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并不容易,佛教和印度教在后期中也都吸收了两者的一些观点,佛教里边又出现一些分支,例如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在原始佛教中,佛教中的佛的字面意思是“觉悟了的人”。所谓“觉悟”即是从人生这段苦旅中脱离而出,摆脱束缚,从有限的人生踏向无限的彼岸。小乘佛教,最重“智慧”。大乘佛教,核心的思想是“慈悲”。佛教中后来出现的很多神佛轮回都是大乘佛教(因为和世俗相关得更多)中慢慢演化出来的。所以佛教可以说是没有神的,更多的教义倾向于哲学而非神学。
印度教的神明多而繁杂。大梵天,湿婆,毗湿奴是三大主神,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小神。但是印度教却并非传统意义的多神教,教徒心中相信这些小神都只是一位神明的支流,真正的神明只一个而已。
印度教并不反对娱乐和*这种东西,它认为这些事是人生中必经的过程。但是仅仅这些也不是人的终点。人的*无穷,而通过修行将自己与神连接在一起,通过神的无限,达到无限的快乐和完整才是人的意义。这些修行就是瑜伽。此处的瑜伽并不是健身操什么的,而是内心的修炼。瑜伽又分为四种:知的瑜伽,爱的瑜伽,业的瑜伽,修的瑜伽。通过这四种瑜伽,人可以将生活神圣化,完成对肉体和灵魂的绝对控制。
顺便说一下,佛教中有密宗宗派,是吸收大量印度教神秘学的元素发展起来的,这对于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是个大大的败笔,密宗化后,斋戒、仪式都极为严格而且不对公众开放,影响了佛教的发展,密宗在印度则大多被印度教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