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在回忆长征时,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依旧记忆犹新,他在《七律.长征》中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千古名句。大渡河和泸定桥从此载入史册。是什么人建起了这座举世罕见的桥梁?泸定县志中对于泸定桥的修建有着明确记载:公元1700年,四川提督在巡视大渡河后,发现这一代水患频发,商旅行人往来不便,偶一失足变形影俱无,需造桥梁、通山川、惠民生、定边陲。康熙皇帝闻奏后,钦点大臣来到此地建桥。一年之后为庆祝新桥落成,泸水平定,康熙御笔题定“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
泸定桥是当时连接四川和康藏的唯一通道,是重要的军事要地,是大渡河上建的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这座桥始建于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由桥台、桥身、桥亭三部分组成,两岸桥台为古堡形状,为中国古代汉族木结构建筑,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桥身由13根铁链组成,每条铁链重1300至1800公斤,其中底下并排9根为底链,铺上木板就是桥面,其余4根为两侧的桥栏,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全桥共有12164个铁环,重量约40余吨。
皇帝钦命修建的建筑,其选址自然十分讲究。泸定桥桥西侧桥墩下的岩石都是稳定的花岗岩基岩。地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岩石层,表层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形成较为松散的风化层,在风化层之下,与地壳连接在一起的完整岩石被地质学家称为基岩。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基岩由于和地壳相连,因而十分稳定,不易崩塌滑落,在其上建造房屋和桥梁等建筑也能够长久的屹立。桥西侧桥墩底部的岩石十分坚固稳定,又恰好处在一个曲折的V形谷地中,向河流凹出,这样的平台是天生的建桥位置。凸出的地方建桥就可以相对缩短,节约建桥成本;凸出来的谷地形成一个较平缓的台子,就使得整个地基更加稳定。
大渡河岸有一个叫湾东的地方,那里的峡谷更为狭窄,河流两岸的险滩为直立百丈的陡崖。从岩性和架桥成本来看,湾东无疑是一个更适宜建桥的地方。但是湾东虽然满足了地质条件,但地理条件却不能满足。这里的绝壁隔岸对望,悬崖之上几乎没有任何适合车马停留的平台,更难以在两岸建造楼阁堡垒等配套建筑。而泸定桥东西两个桥头都十分开阔,都有天然的平台,上桥下桥的人群就能迅速分散,真正做到连通两岸,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