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一带青山环绕,遍布坚硬的花岗岩,这些岩石硅含量高,颗粒致密,坚硬耐磨,十分适宜建造中国传统的石拱桥。修建石拱桥,两岸必须要有坚硬稳固的基石。花岗岩的密度达到每立方米3000千克,如果建造一个长10米,宽8米,高15米的桥墩就得约有3600吨的重量。拱桥的形态决定两侧桥头的岩石将承受桥身重量所带来的全部压力,但是泸定桥东侧的沙砾堆积层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300多年前,在没有现代建筑工艺的条件下,即便是能工巧匠也难以用石头建成横跨大渡河的拱桥,所以综合来看,用铁索建桥是当时最为合适的选择。
然而,用铁索建桥却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很容易氧化生锈。尤其是建在河流之上,常年的水汽侵蚀,风吹雨淋,一旦生锈,韧性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其中某一铁环断裂,整座桥就会立即岌岌可危。当地百姓家中所有的镰刀铁铲等铁器一般都随手放置,也不会生锈。泸定桥山谷的特殊之处,在地理学上被称为干热河谷,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峡谷类型。一般的河谷,由于四周山峦环绕,谷底流水不断,因而峡谷内部常年雾气袅袅,湿度很大。然而,干热河谷却截然不同,由于日照强烈,风力强劲,峡谷中空气湿度很低。恰恰是这种干热的局部小气候,让泸定桥上的铁索能够历经风雨,依旧光滑锃亮,毫无锈迹。
粗重的铁索又是如何从一边拉到对岸的呢?先把巨绳系于两岸桥亭横梁上,将带有长绳的短竹筒套在巨绳上,把铁索穿挂在竹筒内,在河对岸用七八个人牵拽长绳,带动竹筒使铁索沿着巨绳滑向对岸。铁索被牵引过河后,把铁索拉紧并锚固牢靠是索桥成败的关键所在。泸定桥的铁索一端先在西岸固定,另一端围绕在东岸二个直径约为5至6米的大木辊上。木辊表面上挖了很多交叉洞眼,用木棒插入,扳动木棒,使木辊滚动,铁索随之慢慢拉紧。拉紧一段,用插销插在重叠的扁环中,紧到不满一个扁环时,再用铁板条作为楔子一片片插入隙缝中,直到拉紧为止。铁索拉紧后,把它锚套固定在桥台后面落井中的困龙上,困龙紧贴在地龙桩上。地龙桩埋置在离桥台顶面有5米多的地方,以便得到足够的压重。据估算,西岸桥台自重约2300吨,铁索传给桥台的总拉力仅210吨,安全系数较大。利用桥台自重作为压重,来承受铁索的巨大拉力,是我国古代桥工的一个创造。
泸定桥铁链曾断裂过多次,“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月,铁索九条忽断,溺毙多人。今年春(1844年)新修焉。”照过去的规矩,三五年就要大修一次,一年小修一次。大修时须将全部铁链拆卸,收到一岸(一般是东岸)逐节检查整修,铁环若有裂缝损伤一律更换。当时的要求非常严厉,要求每个铁环必须打上铁工记号,若有差池,轻者打二百大板,重者丢命!泸定当地人曾无数次见到过大修,13条大铁索卸在河滩上,由最有经验的老铁工用小锤逐环敲打,发现有问题的环就作个记号,由专人更换新的。300多年来,最早的一批铁环已经基本换光了,现在桥西头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