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属于微创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将微波针穿刺到病损区域,并在该位置产生热凝固效应,破坏病灶。该微创介入治疗手段可以避免切除肺叶,尽可能有效保留肺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图为微波消融原理示意(图片来源:亿高微波)
利用微波消融术治疗肺小结节并不罕见,其实,该项技术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还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近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韩彪主任医师团队对1例肺包虫病患者实施了肺病损切除 微波消融。患者术后一切恢复顺利,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基本信息:戴某某,男性,65岁
入院症状:反复咳嗽、咳胶冻样痰伴明显胸闷、气短数月余
专科检查:双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胸壁静脉曲张,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右侧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双肺清音;听诊右侧呼吸音弱,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未触及震颤,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常规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功能检查、肺功能全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腹部CT回报:肝脏、右肺及腹腔、盆腔多发巨大囊性病灶,符合包虫病表现。
图为术前胸部CT造影
经胸外科、普外科、麻手科术前多学科研究决定行经右胸肺病损切除术 肺包虫病微波消融术。
图为消融过程,图中使用的微波治疗仪及耗材均来自南京亿高(eco)
微波消融是介入治疗学中的一种手段,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电磁场热效应对产生一系列灭活作用,包括直接*伤、诱导凋亡、破坏滋养血管等。实体脏器肿瘤的微波消融术已开展多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针对非实体肿瘤外的病变治疗报道相对较少,尤其时包虫的治疗更是罕见。由于肺包虫的组织特殊性,包虫内囊囊液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手术摘除包虫病灶前进行微波消融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术中播散的几率以及术后的复发。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团队在甘肃省内率先开展微波消融技术应用于肺包虫病的治疗。传统肺包虫病外科治疗,往往需要开放手术,甚至需要切除大部分肺组织,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疼痛明显,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微波热消融效率快,且不损伤周围正常肺组织的特性,最后决定通过微波消融进行治疗,该技术是将微波针穿刺至病损区域,穿刺针针尖上有约1mm大小的“微型微波炉”,它释放的微波磁场可以使周围分子高速旋转运动并摩擦升温,从而使组织凝固、脱水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微创程度高、患者疼痛程度小、住院时间短,手术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在保证临床治疗疗效的同时,为肺包虫病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