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80年代前的人们应该都记得,当时家家户户灶台上都放着一个油罐子,或大或小,里面盛的就是猪油。
温度低时,猪油凝成白白的;温度高时,整罐子的油都化了。
无论是米饭、面条、馄饨、青菜……只要加一勺猪油,香味就无敌了~
图源:壹图网
但现如今,猪油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常见了,关于猪油的争论却从未停息。
有人说,猪油是“心血管*手”,不健康;也有人说,“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现在的人就是猪油吃少了,才导致种种健康问题……
那么,吃猪油到底好不好,咱今天就来说道说道~
一勺猪油等于五副药?
确实,《本草纲目》中记载,猪油有“解地胆、亭长、野葛、硫磺毒,诸肝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等作用。
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我们日常饮食中,油脂的来源实在太多了。
除了猪油,我们每天摄入的肉、蛋、奶、坚果、饼干、植物油等食物中都含有脂肪,很可能还轮不到猪油“上场”,每日摄入的脂肪早就远远超过健康推荐量了。
图源:壹图网
要知道,每天脂肪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超过身体所需全部能量的25%。如果脂肪的供能占比超过30%,就容易罹患多种慢性病,最常见的就是心血管疾病。
所以,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常吃猪油,已然是弊大于利。
比起猪油,植物油对心血管更“友好”
动物性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的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
动物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多,常温下呈固态,如猪、牛、羊油等(但少数植物如椰子油、棕榈油等中也含有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摄入量过高会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图源:壹图网
植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常温下呈液态,如大豆油。
人体所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对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所以,提倡日常饮食应以植物油为主,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这样营养更全面。
猪油不健康,为啥老一辈人常吃却没事?
五六十年代,老一辈人食物匮乏,生活也比较艰苦,再加上很多人需要用大量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活,运动量普遍较大。
当时人的状态,可以用“谷物为主、少油少盐、吃八分饱、辛勤劳作”来形容。
所以,以前的人常常吃猪油,也不容易出现油脂摄入过多等问题,得心血管病的风险自然不高。
而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不仅吃的肉变多了,烹调时往往还用油过量。
调查发现,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加了20克以上,目前平均每人每天烹调油消费量达到40多克,已经大大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25克或30克的建议量。
图源:壹图网
再加上现在大多数人体力劳动都比较少,辅以不少的不良生活习惯,如爱熬夜、吃外卖、久坐、不运动等等,也会更容易被心脑血管疾病缠上。
有人还宣称,国人健康状况每日愈下,是因为不吃猪油导致的,这实属搞错了因果!
事实是:食用油消费过多、身体活动减少等多种因素,才是导致我国居民慢性病增加的原因,而不是由于我们吃的猪油少了。
总之,虽然猪油很香,但还是要给大家三个真诚的建议:
①日常烹调,最好选择植物油而不是猪油;
②如果非要吃猪油,那记得不能多吃;
③把文章分享给爱吃猪油的亲朋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