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末期,共产党准备在1949年10月1号举行开国大典,也就是我们每年都过的国庆节。
按照原本的计划,中共“五大*”都会参加,分别是*、刘少奇、*、朱德、任弼时……
因为这次的开国大典,是中国近代历史当中最伟大的时刻,任弼时自然很想参加,他为了这一天,鏖战了几十年。
而今我党终于打败了敌人,任弼时身为“五大*”当中最年轻的一位,怀着激动的心情,希望能够站到天安门城楼。
可是*却亲自下令,不许任弼时出席开国大典。
主席都下命令了,任弼时只能呆在房间里,在妻子的陪伴下,从收音机当中感受那个伟大的时刻。
守在收音机旁边的时候,任弼时望着自己的妻子,想起11岁那年交不起学费,所以娃娃亲的未婚妻,靠着在工厂织袜子,供自己读书。
现如今任弼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五大*”之一,光耀史册,功垂千古。
开国大典正式开始之后,任弼时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声音,他在房间里拉起手风琴,载歌载舞的庆祝。
只可惜,任弼时未能亲临现场,是历史一大遗憾。
为什么*不允许任弼时参加呢?关于此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可以从任弼时大女儿“任志远”的回忆录里一探究竟……
一切的一切,要从1904年的4月30号说起,任弼时出生在湖南的湘阴县,父母早就儿子为指腹为婚,定下了娃娃亲;妻子名叫陈琮英,比任弼时大了一岁。
任弼时出生在书香世家,祖上出过正二品的大员,随着清朝越来越腐败不得人心,任家的地位也就一代比不上一代。
到任弼时出生的时候,家里已经非常清贫,父亲是村里的老师,虽然生活拮据,但父亲思想开明,勇于受新事物。
放在那个时代来说,能接受新思想的父辈,其实并不多见,很显然任弼时在这一点上,是非常幸运的。
在任弼时五岁的时候,父亲要去二十里之外教书(作民小学),因为来回路程太远,回家一次太难,所以就住在了学校当中。
可是,父亲又担心自己走后,没人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万一耽误了学业可该怎么办?所以思前想后,就把五岁的任弼时带在了身边。
从那之后,父亲就带着儿子任弼时;白天父亲讲课,儿子听课;傍晚父亲做教案,儿子写作业;夜里一张简陋的木床,父子二人同眠。
对于任弼时的童年来说,父亲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在满满的父爱当中,夯实了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