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比别人出汗多,比别人出汗频,甚至动一动就容易出汗,特别是到了夏天!
汗出多了不仅影响个人形象,动不动衣服就湿了,更重要是影响人的健康,汗为心之液,我们流出的汗液大多数是人体的津液,大汗之后人会感觉明显的口渴,想喝水,说明体内阴液流失的比较明显了,这个时候,一方面是需要补充津液了,另一方面是要补水,不然身体越来越干燥,严重就会出现阴虚火旺,伤及根本了。
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出汗呢?该怎么办呢?
多数是由于感受外邪,外界风邪侵袭人体,风性开泻,这时人的毛孔受到风邪侵袭很容易打开,如果没有及时清除风邪,风邪伏留在表,导致表气虚弱,啥是表呢?就是人体外部的一层具有防御保卫功能的气。表气可以主管汗孔的开与闭,表气虚了,该闭不闭,外邪容易侵袭,就容易感冒,表气闭合不全,导致汗液容易从汗孔流出,就出现了自汗。这时候就又要补表气,又要止汗了。
怎么做到既能补气,又能止汗呢?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简单四味药,固表止汗。方名就是“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看一下药物,分析一下作用。
1、煅牡蛎 (牡蛎即生蚝的外壳):煅牡蛎咸涩微寒,可以敛阴潜阳,中医讲阳加于阴为之汗,当体内阳气太盛时,会蒸腾阴液,迫使阴液从汗孔而出,牡蛎可以下潜亢盛的阳气,收敛住津液,减少汗液的产生,此外,煅牡蛎本身就有固涩止汗的作用, 可以说是从标本两路止汗。
煅牡蛎是牡蛎经过煅烧而成
《本草经集注》
牡蛎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止渴,涩肠止大小便。
《雷公炮制药性解》
牡蛎味咸,性微寒,无毒,入肾经。主遗泄带下,喉痹咳嗽,荣卫虚热,去来不定,心胁下老痰痞积,宿血温疟,疮肿结核。火煅微红,杵绝细用。
《本草经解》叶天士
冬不藏精,水枯火旺,至春木火交炽,发为伤寒热病,病在太阳寒水,所以寒热;其主之者,咸寒之味入太阳,壮水清火也。
其实牡蛎除了止汗,还有很多妙用,包括涩肠止泻,敛肺止咳,软坚散结等。
2、生黄芪,生黄芪益气实卫,前面说了,出汗跟外邪侵袭,卫气虚弱,不能固涩有关,黄芪这个益气实卫的功能,能够有效把汗孔开合控制住,改善多汗,汗液失调。黄芪还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一方面密实卫气,一方面固表止汗,有效解决自汗、盗汗问题,和牡蛎一配合标本兼顾,止汗的功力上一台阶。
生黄芪固表止汗,炙黄芪补脾气,不要弄错了哦
《神农本草经》
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本草经集注》
黄芪味甘,微温,无毒。补虚,主治小儿百病。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生白水者冷,补。
《雷公炮制药性解》
黄芪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内托已溃疮疡,生肌收口,外固表虚盗汗,腠理充盈。黄芪之用,专能补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已溃疮疡及盗汗,皆表虚也,故咸用之。
此外,黄芪还能利水消肿(防己黄芪汤),托毒生肌(透脓散),补气升阳等(补中益气汤)。
麻黄根
3、麻黄根;4、浮小麦,最后再加入麻黄根,麻黄根很专一,收涩止汗,再加入浮小麦,浮小麦入心经,养心阴,益心气,清心除烦,后二者配合煅牡蛎、生黄芪,加强了收涩作用,还能养心安神。
浮小麦
最后总结起来,四者药配合,既能一起固表,还能敛阴止汗,恢复气阴,汗出就能止住了,大家学会了吗?
今天我们了解的属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之前讲过很多次,大家可以翻看之前的视频,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明天会把第二阶段讲一下。
1、开始的阶段是表气虚,津液不固,这时候要补气固表,固涩津液。
2、如果第一阶段没有及时干预,就会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会出现阴虚内热,热蒸汗液外出,胃热炽盛,湿热内蕴,湿热与阴虚内热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