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镜头下的阿大,非常专注于葱油饼制作
一只叫阿大的葱油饼,在这几年里面起起伏伏,牵动了不少上海市民的心。
据说,曾有人看中了阿大的手艺,表示要投资百万元给他开店,并付他三万元月工资,只求用“阿大葱油饼”这个名字开连锁;也有大型超市来找过他,表示可以做成真空包装……阿大都拒绝了,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只守着自己的那个葱油饼摊。
阿大真名其实叫吴根存,上海滩人人皆知的“阿大葱油饼”是由阿大一手创立的,而围绕他创立的“阿大葱油饼”品牌的江湖争夺战却一直在暗流涌动。
本报视频节目
继本报前期报道之后,有业内人士提出,阿大自己注册的葱油饼名称其实并不叫“阿大葱油饼”,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记者调查发现,从2016年9月27日开始,就有多家公司和个人对“阿大葱油饼”商标名称提出申请,前后相差不过两天。那么,2016年9月27日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当时“阿大葱油饼”因为长期无证经营而被有关部门叫停并引发社会关注,这也让一些商业机构和个人从中嗅到了此中巨大的商机。
2016年9月27日开始,多家公司和个人对“阿大葱油饼”商标名称提出申请,阿大显然晚了一步(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上海慧元餐饮有限公司在2016年9月28日申请“阿大葱油饼”商标,并于2018年1月注册成功,商标有效期为10年。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慧元餐饮有限公司是在当时媒体报道过程中第一时间通过商标代理机构申请,可谓抢得先机。
后知后觉的阿大在2018年12月注册了小微企业,*是他和儿子两人,从2018年12月28日到2019年1月11日先后两次申请“阿大葱油饼”的30、35和43分类,但一直未成功。2018年12月28日,申请注册人物图形商标,2019年12月申请成功;在2019年6月19日,申请注册“吴根存”和“阿驼”两个商标,到2020年1月和2月方才获得批复,此时距离上海慧元餐饮有限公司抢注成功已经过去整整2年。
阿大为何与“阿大葱油饼”商标无缘?草根美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与保护?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第一时间邀请多位嘉宾分享他们的看法与见解。
专家解读:阿大为何与“阿大葱油饼”商标无缘
方佳敏:博士、研究员、上海市科技创业导师,先后担任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浙江省商标品牌专家顾问团特聘专家等。所带领的知识产权专业团队先后服务于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君实生物、风语筑、久立特材、德必文化等上市公司,以及近千家科创文创企业。
晨报:在你看来,一手创立了“阿大葱油饼”的阿大没申请注册成功“阿大葱油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佳敏:中国商标法实行的一般原则是“先申请制”,也就是申请在先者将优先获得该商标的确权。从这个案例来看,“阿大葱油饼”的经营者很可能商标品牌保护意识不强,没有及时对自身的商标进行注册申请;此外,“阿大”两字属于常用汉字,商标文字构成“撞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晨报:作为品牌注册专家,“阿大葱油饼”这五个字当中,含金量最高的是那几个字?
方佳敏:肯定是“阿大”这两个字, “葱油饼”三个字在特定类别中,仅代表了所销售的产品名称,并没有显著性。
晨报:目前阿大申请成功的是“吴根存”“阿驼”商标名称以及一个图形商标,这几个商标对于阿大本人有意义吗?
方佳敏:可以是一种补救办法。但是,“吴根存”和“阿驼”这两个商标的知名度和指向性与“阿大葱油饼”比较起来,应该说弱很多。而商标的第一作用是区分商品来源,较低的知名度和指向性,并不能为“阿大葱油饼”的经营者带来理想的品牌作用;阿大申请的这个图形商标也比较形象的,但是图形的问题是不能呼叫,而且不排除很容易被其他人申请图形商标产生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