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者透露,当时第一版在大面积放映之后,观众和媒体普遍认为影片过于冗长,于是后来制作方借着调档后的时间,对影片重新进行了适当的微调。
当然,电影并非说是短即好。
同样是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时长为138分钟,一度被发行认为是“难发”的影片,毕竟同档期的其他影片都控制在120分钟以内,很大程度上便于影院排片。但最终,《红海行动》凭借着良好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
很显然,内容决定表现形式,电影的时长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合适的时长,是电影制作者和多方之间的最佳博弈的结果。
工业化的体现
电影长在哪里呢?
很显然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本身内容,另一个则是电影片尾。
大家时常会困惑,为什么以前的电影内容可以在90分钟以内完成呢?
过去电影都是由胶片拍摄完成,而片盘一般只能容纳15分钟左右的容量,因此,胶片拍摄的影视作品通常是15的倍数。当然,胶片高昂的成本也造就了当时电影人通过压制时长,进而节约预算。在数字拍摄的当下,创作者也逐渐打破了过往的模式。
电影《长津湖》上映的时候,电影出品人于冬曾说,“片尾将近8分钟字幕,是全体主创人员的名字,这是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新的检阅。”
电影人黄建新也曾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拿着过去电影的完整台本谈到,“以前电影的片尾字幕就那么短,不像现在有那么长。像郭帆他们《流浪地球》剧组上千号人,最后光字幕,就得滚7、8分钟。”
越来越长的电影字幕,其实在电影人看来,这就是电影工业化的一种象征。
过往观众看好莱坞电影,总是习惯等着最后片尾的彩蛋,结果一等就是近10分钟,那些工作板块分配也会更加细致。一部电影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尤其像《长津湖》这样的电影,背后是1.2万人的努力,而最后近8分钟的字幕,就囊括了7000余人的姓名。